-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相控阵雷达课件.ppt
相控阵雷达 美国铺路爪陆基相控阵雷达 相控阵雷达概念 相控阵雷达又称作相位阵列雷达,是一种以改变雷达波相位来改变波束方向的雷达 相控阵雷达有相当密集的天线阵列,在传统雷达天线面的面积上可安装上千个相控阵天线,任何一个天线都可收发雷达波,而相邻的数个天线即具有一个雷达的功能。 相控阵雷达的发展 相控阵技术,其实早在30年代后期就已经出现。1937年,美国首先开始这项研究工作。 60年代,美国和前苏联相继研制和装备了多部相控阵雷达,多用于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如美国的AN/FPS-46、AN/FPS-85、MAR、MSR,前苏联的“鸡笼”和“狗窝”等。特点是:采用固定式平面阵天线,天线体积大、辐射功率高、作用距离远。其中美国的AN/FPS-85和前苏联的“狗窝”最为典型。 AN/PS 85雷达 第聂伯导弹预警雷达 相控阵雷达的发展 70年代,相控阵雷达得到了迅速发展。美国的AN/TPN-25 、AN/TPQ-37和GE-592、英国的AR-3D、法国的AN/TPN-25、日本的NPM-510和J/NPQ-P7、意大利的RAT-31S、德国的KR-75等。这一时期的相控阵雷达具有机动性高、天线小型化、天线扫描体制多样化、应用范围广等特点。 80年代,相控阵雷达由于具有很多独特的优点,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应用。在已装备和正在研制的新一代中、远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中多采用多功能相控阵雷达,它已成为第三代中、远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的一个重要标志。 AN/TPQ-37雷达 相控阵雷达的优点 (1)波束指向灵活,能实现无惯性快速扫描,数据率高; (2)一个雷达可同时形成多个独立波束,分别实现搜索、识别、跟踪、制导、无源探测等多种功能; (3)目标容量大,可在空域内同时监视、跟踪数百个目标; (4)对复杂目标环境的适应能力强; (5)抗干扰性能好。全固态相控阵雷达的可靠性高,即使少量组件失效仍能正常工作。 相控阵雷达的应用 相控阵雷达的军事应用十分广泛,在地面远程预警、机载和舰载预警、地面和舰艇防空系统、机载和舰载火控系统、炮位测量、靶场测量等领域,都已经使用相控阵雷达。 有代表性的相控阵雷达有美国的“丹麦眼镜蛇”和AN/EPS-115战略预警雷达、“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用的AN/MPQ-53多功能相控阵雷达、“宙斯盾”指挥控制系统的相控阵雷达等。以色列为智利研制的“费尔康”预警机是世界上第一架相控阵雷达预警飞机,于1995年5月交付智利空军。 相控阵雷达在空中预警中的应用 中国空警2000预警机,据说装备有固态有源相控阵雷达。 装备AN/APY-3雷达的美国E8预警机 战斗机装备的有源相控阵雷达 相控阵雷达在舰艇防空中的应用 装备桑普森有源相控阵雷达的英国45型驱逐舰 装备有天空哨兵相控阵雷达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 装备SPY-1D“宙斯盾”相控阵三坐标对空搜索/火控雷达的阿里伯克 中国052C导弹驱逐舰装备H/LJG346有源相控雷达,外号板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