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次搬家难舍“房客奶奶”,环卫工夫妇善举获赞“中国好人”.docVIP

4次搬家难舍“房客奶奶”,环卫工夫妇善举获赞“中国好人”.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4次搬家难舍“房客奶奶”,环卫工夫妇善举获赞“中国好人”.doc

4次搬家难舍“房客奶奶”,环卫工夫妇善举获赞“中国好人”   14年前,一位八旬老太成为一个环卫工家庭的“房客”。两年后,无依无靠的她再也掏不起房租。环卫工夫妇非但没嫌弃老人,反而义务赡养老人安度晚年。10多年间,他们经历4次搬家,始终对老人不离不弃,并举债为老人治病。这对环卫工夫妇的善举感动了万千网友,他们也因此入选“中国好人榜”……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   清贫之家住进“房客奶奶”   2002年3月5日上午,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居民张海琴家的门被敲响了。张海琴打开门,只见门前站着一位满头银发、浑身透着利索劲儿的老太太。张海琴诧异地问:“老人家,您有什么事儿?” 老太太操着浓浓的当地方言,用恳求的口吻说:“闺女,听说你家有多余的房子,能不能腾出来一间租给我住?”张海琴这才明白,眼前这位衣饰整洁的老人是来租房的。   当时张海琴一家三口住着一个小院,有间放杂物的房子正好可以腾出来,收点租金也能贴补家用。于是,她爽快地说:“倒是有间屋子空着,您要是满意,我就打扫一下。”随后,张海琴领老人看了那间房,老人挺满意,和她谈好价格后,准备第二天就搬过来住。送走老人后,张海琴开始打扫房间。   张海琴是一名环卫工人,丈夫唐玉宝在一家效益不太好的企业上班,儿子成成刚满9岁,一家人日子虽然过得清贫,却充满了温馨。中午,丈夫下班回到家,张海琴对他说了有位老太太租房的事,唐玉宝爽快地说:“咱俩的父母去世早,住进来个老人也好,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嘛!”   第二天上午,那位老人租了辆人力车拉着几件家具停在了张海琴家门前。张海琴帮着老人往家里抬家具,老人带来一张床、一张桌子、一个柜子、两个箱子,还有做饭的炊具等。张海琴帮着老人安顿好,老人慈爱地说:“闺女,我这孤老婆子以后就给你们添麻烦了。”张海琴忙说:“看您老说哪里去了,咱们住在一起就是缘分!”   老人住进家没几天,张海琴便弄清了老人的身世。老人名叫汪梁英,时年80岁,因为没有生育能力,她一生无儿无女。3年前,汪梁英相依为命的老伴患了重病,她把赖以生存的老屋卖掉,筹钱给丈夫治病,但丈夫最终还是离开了人世。此后,汪梁英靠着微薄的积蓄以及100多元钱的低保生活。   老人的身世让张海琴夫妇唏嘘不已,此后,他们对汪梁英视若亲人。刚进家门时,老人自己做饭,因为年事已高,去一趟菜市场不易,张海琴总是替老人把菜捎回来。有时张海琴饭做多了,就端给老人,不让她再开伙做饭。相处时间长了,张海琴看到老人喜欢干净,房间打理得一尘不染,头发梳得一丝不乱,衣服几天一洗,举手投足透着大家闺秀气质,对老人就多了份敬重。下班后,张海琴经常陪老人说说话。她了解到,汪梁英出生于大户人家,早年上过女子中学,算是有学问的人,虽然晚景不堪,却透着对人生的达观。有时张海琴心里有解不开的疙瘩,给汪梁英一说,总能得到老人的开解。   家里多了位奶奶,最开心的还是张海琴的儿子成成。刚上三年级的成成,最喜欢听汪奶奶给他讲故事,汪奶奶不但有讲不完的故事,还会背很多诗。最让成成佩服的是,汪奶奶还能把诗编成故事讲给他听。在成成心里,汪奶奶的学问比老师还大。汪奶奶进家之前,爸妈工作忙,很少接送他上下学,每当他看到同学被外公外婆、爷爷奶奶接走时,就羡慕得不行。家里住进汪奶奶后,他也很快享受到了这种待遇。   2002年9月的一天下午,临放学前,一场大雨不期而至。这样的天气,成成从没期望父母会来接他,妈妈虽然是环卫工人,对工作却极其认真,从来不会脱岗;爸爸的工厂离学校远,也赶不来。看来,只有自己冒雨回家了。放学铃响了,学校门口挤满了接孩子的家长,成成挤出人群,正要冒雨回家。“成成,奶奶来接你了!”听到这熟悉的声音,成成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循声望去,只见汪奶奶打着一把老式油伞向他招手。成成激动地跑过去,汪奶奶赶紧用伞给他挡雨,又从包里拿出雨衣,让他穿上,然后祖孙俩一起往家赶。   此后,成成经常能看到汪奶奶在校门口翘首以盼的身影。为此,成成还写了篇作文《家里来了汪奶奶》。由于作文写得感情真挚,老师还把他的作文当作范文在班上读。汪梁英知道这件事后,高兴得流下了眼泪:一生无儿无女的她,没想到垂暮之年还能享受到天伦之乐。   儿子与汪奶奶这么亲,张海琴夫妇甚感欣慰。看到汪梁英手脚越来越不利索,他们就劝她不要做饭了,他们做饭多添碗水就行了。汪梁英不愿白吃白喝,要交伙食费,张海琴执意不收。汪梁英就不定期买些鸡鸭鱼肉之类的东西,说是给孩子补补身体。张海琴清楚,这是老人出于自尊所做出的举动,就欣然接受了。   免掉老人房租并义务赡养,   4次搬迁都带上老房客   转眼两年过去了。有段时间,张海琴看到汪梁英情绪低落,以往吃饭时还说说笑笑,那几天饭桌上却很少说话。在她的开导下,汪梁英艰难地开了口。   原来,汪梁英住进张海琴家两年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