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内经》“鼽”谈对过敏性鼻炎的认识.docVIP

从《内经》“鼽”谈对过敏性鼻炎的认识.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从《内经》“鼽”谈对过敏性鼻炎的认识.doc

从《内经》“鼽”谈对过敏性鼻炎的认识   摘要:现今过敏性的鼻炎的发病率逐步增多,一方面是由于空气污染的逐步加重,另一方面也来自饮食营养的摄入过量。过敏性鼻炎,相当于中医的鼻病“鼽”,故从《黄帝内经》对“鼽”的认识来谈谈对过敏性鼻炎的认识。   关键词:内经;鼽;过敏性鼻炎   中图分类号:R276.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16)11-0114-02   由于空气污染的逐渐加重等诱因,导致了过敏性鼻炎发病率的逐步增高[1]。吴又可在《瘟疫论》提出“邪从口鼻而入”,且鼻与自然界直接相通,为“气之门户”(《黄帝内经》),亦为外邪侵袭机体之通道。空气污染的加重,直接导致了鼻抗御外邪的频率增多,鼻病也随之多见。正常情况下,鼻可以通过喷嚏而使邪外出。外感初期,邪居鼻内,正欲趋之,则往往见喷嚏频作。   1“鼽”与过敏性鼻炎   鼽,有鼻子堵塞不通之意。如《释名?释疾病》所言:“鼽从久,涕久不通,遂至窒塞。”也有流清鼻涕之意[2]。如《素问?玄机原病式》卷一所言:“鼽者,鼻出清涕也。”总体是以阵发性反复发作鼻痒、喷嚏、鼻塞、流清涕为特征的常见鼻病。中医病名可称为:鼻鼽、鼽鼻、鼽水、鼽??(鼻塞不通)、鼽窒(鼻塞不通)、鼽荼(受鼻塞不通之苦)等。   过敏性鼻炎是一种由IgE介导的,对环境过敏原的鼻黏膜炎症反应。其过敏原多为尘螨、动物皮屑、霉素孢子、各种树木和草类的风媒花粉等,因其颗粒较大,能被鼻阻挡下来,而在鼻腔内发生速发型(Ⅰ型)变态反应[3]。临床表现主要为喷嚏、鼻塞、鼻痒、清涕等,多呈阵发性,由于鼻腔分泌物流入咽部,常伴有咳嗽、咽痛等咽部炎症反应。   故从临床的表现看来,中医之鼻鼽与西医过敏性鼻炎相类似。   2《内经》对“鼽”的认识   查阅《黄帝内经》对“鼽”的论述,除去对于解剖的论述,见于10个篇章,有“鼽”、“鼻鼽”、“鼽衄”、“鼽嚏”、“鼽窒”5种表述。涵盖了“鼽”的发病特性、“鼽”的病邪属性、“鼽”的脏腑病位以及“鼽”的治疗与预防等。   2.1“鼽”的发病特性“鼽”病多以春、秋两季多发,冬、夏两季发病率较低。如《素问?金匮真言论篇》:“春善病鼽衄。”又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阳明司天之政……初之气……其病中热胀面目浮肿,善眠,鼽衄,嚏欠,呕,小便黄赤,甚则淋。”初之气,是每年主时六气的第一气,亦即由大寒至春分,包括立春、雨水、惊蛰三个节气,为冬春之交,以春季为主。又云:“少阳司天之政……四之气……民病寒热,嗌干,黄瘅,鼽衄,饮发。”四之气,是每年主时六气的第四气,亦即由大暑至秋分,包括立秋、处暑、白露三个节气,为夏秋之交,以秋季为主。   在气候突变的时候,或者是反常的气候,又或者是季节气候更替之时都可以诱发“鼽”病。如《礼纪?月令》所言:“季秋行夏令……民多鼽嚏。”即反常的时令可以导致人体出现鼻塞流涕喷嚏的病症。又如《素问?气交变大论篇》:“岁木不及……白露早降,收杀气行……咳而鼽。”“岁金不及,炎火乃行,生气乃用,长气专胜……民病肩背瞀重,鼽嚏血便注下。”指出气候的专胜异常可以导致“鼽”病[4]。   2.2“鼽”的病邪属性风邪而致鼽:风为百病之长,风邪致病,首当犯肺,鼻为肺之外窍,故先受病[5]。且“鼽”病的临床表现有鼻痒之症,痒也为风的表现,以风性善动。   火(热)邪而致鼽:如《素问?五常政大论篇》:“少阳司天,火气下临……大暑以行,咳嚏鼽衄鼻窒。”又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热至则身热,吐下霍乱,痈疽疮疡,瞀郁注下,?p瘛肿胀,呕,鼽衄头痛。”又如《素问?至真要大论篇》:“少阴司天,热淫所胜……民病胸中烦热,嗌干,右?l满,皮肤痛,寒热咳喘,大雨且至,唾血血泄,鼽衄嚏呕,溺色变”、“少阴之复,燠热内作,烦躁鼽嚏。”燥邪而致鼽:如《素问?气交变大论篇》:“岁木不及,燥乃大行……咳而鼽。”寒邪而致鼽:如《素问?五常政大论篇》:“太阳司天,寒气下临……嗌干善渴,鼽嚏。”又如《素问?本病论篇》:“寒鼽嚏”。又如《素问?至真要大论篇》:“太阳司天,寒淫所胜,则寒气反至,水且冰,血变于中,发为痈疡,民病厥心痛,呕血血泄鼽衄。”   2.3“鼽”的脏腑病位鼽病根据其临床表现,其直接病位在鼻。而鼻为肺之窍,故其脏腑病位首先在肺。如《灵枢?本神》论述:“肺气虚则鼻塞不利。”肺气本虚,易招致寒邪自鼻而入,肺主涕,鼻窍不通而清涕自下。值得注意的是《素问?五脏别论》提出“五气入鼻,藏于心肺,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也。”可见鼻病,还可以与心相关联。又如《灵枢?口问》所言:“阳气和利,满于心,出于鼻,故为嚏。”提出了嚏的症状与心的相关性。   再者,《素问?脉解篇》提出:“所谓客孙脉则头痛鼻鼽腹肿者,阳明并于上,上者则其孙络太阴也,故头痛鼻鼽腹肿也。”以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