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家之根,旺国之本.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兴家之根,旺国之本.doc

兴家之根,旺国之本      家训是家族长辈对子孙后代立身做人等方面所立的规矩或是告诫的话,是传播修身、治家、为人处世的基本方法,也是我国长期延续下来的家长教育儿女的基本形式。家训注重的是德育,即“修身”;家风是家训的传承,是一种家庭风尚,是家训的外在表现形式。   虽早在西周就有周公劝诫其子伯禽注重修养、修行和要礼遇贤士的文字,但从学术上讲,真正意义上的全面系统的家训史料,则公认南北朝时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为中国家训之首;南宋袁采《袁氏家范》居二;明末清初朱伯庐的《朱子家训》(又称《治家格言》和《劝言》)位列第三。(另一位“朱子”,也是大名鼎鼎的南宋大理学家朱熹和他的《朱子家训》)。林则徐、曾国藩家训也很著名。   在此,向读者介绍几个因家训兴家的典型个案。   (1)千年不衰“宰相家”   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礼元镇有个古今中外闻名的“中国宰相村”――裴柏村。依史载:裴氏一族,是中国古代儒家“学而优则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典范。汉武帝时裴盖做了皇室掌管财物的官,此后的魏晋裴秀、裴楷至宋代,裴家先后有59位宰相,59位大将军,14位中书侍郎,55位尚书,侍郎44人,常侍11人,御史11人,刺史211人,太守77人,8位皇后王妃,21位驸马,117人考取进士,其中11名状元,名垂后世者不下千人。   那么,裴家何以能做到千年不衰的?请看其家训:   推诚为应物之先,强学为立身之本;   节俭为持家之基,清廉为做官之本。   另有家规:考不中秀才者,不准入宗祠大门,以谨遵“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现裴柏村千余人中,裴姓约占四分之一。至今,裴姓家家门楼上都有“耕读传家”的大字。   (2)名扬四海的“乔家大院”   随着电视剧《乔家大院》的热播,乔家当年的辉煌家喻户晓。   这是山西另一大户――皇帝都借重避难的知名世家。该大院与裴柏村同中有异的是:乔家走的是学而优则商之路。乔家作为“富甲天下”的宏商巨贾,何以能规避“十商九奸”的弊病,偏偏成为一不“奸”之商?下面择要概及其家训,供所有经商或想经商者自寻答案。   ①不准纳妾。防“后院起火”。②不准用丫头。怕淫乱,怕有败家之名声。③不准赌博。记取别人“万贯家产毁于一赌”之教训。家人有时也打麻将,只论输赢,不过手金银,只是娱乐和谐气氛而已。④不准冶游,即嫖娼。吸取许多富贵子弟因此引出的无数风流孽债,既害人害己又败家。意为不准放荡,避惹是生非。⑤不准酗酒。因酒后会乱性、忘形、失德。家人和所有雇工都需谨遵训示,故能历逾百年、累六世而名扬天下。      一句话,预防为主,从源头堵死可能损德毁家的“社会恶习”。这在富贵人家不乏妻妾成群、子弟嫖赌风行、多有压榨雇工的封建时代,实乃属有大德、大智、远见之家族。   (3)皇上御赐“孝义家”匾的郑氏家族   据史载:浙江浦东的郑氏家族,从南宋建炎(1127年)初开始,累世同居,跨宋、元、明三代,逾三百多年,维持十九世,人口最多时达3000人,同灶而食。皆因其有良好家训,“铸淳朴家风,兴和谐世家”,被誉为:“浙东第一家”,示范、感化无数乡邻。明代建文皇帝亲书“孝义家”赠匾,树典型,倡和谐。   若说民间家训为“修身”、“齐家”的话,皇家的就不单单如此了,而是直接关系到“治国”、“平天下”。如唐代李世民亲自撰写《帝范》、明仁孝文皇后的《内训》和清康熙帝的《庭训格言》、《圣谕十条》及雍正的《圣谕家训》等,都不仅是为家,更为国家社稷和谐兴隆、长治久安而精心制定的家训。还应特别提及的是明仁孝文皇后的《内训》与战国时为教子“三迁”之孟母、北宋在儿背刺字“精忠报国”的岳母和明代蔡善慧的《示儿》、明晚期《温氏母训》,同为中国历史上立家训教子成功的5位伟大女性,是千古不朽的家训典范。   通过家训这个载体,鼓励人们疏正渠,堵邪流:家家学祖先之长,人人避个人之短,继先人之德才,启子女之宏志;开凿兴家之畅河,奔流强国之大海;人人比学赶帮超祖先,家家和谐相处出圣贤;创今日精神物质双丰收,瞻未来民富国强傲世界。以家训,教子孙,学良向善,从源头抓好,重视“开渠”,预防“决堤”,防微杜渐,积极进取,岂不是上上之策。      家训,兴家之根,旺国之本。家家行动起来,人人敬先贤,子孙多栋梁,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早日实现!   编辑 / 杨世莹 4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