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晶体的结合力(第二章)答题.ppt

  1.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库仑引力无方向性,所以对晶体结构无特殊要求,只要求原子排列得越密越好。排列的越密,库仑吸引能的值就越大,结合也就越稳定,因而大多数金属具有体心立方和六角密堆积结构,配位数为12,其次是配位数8的体心立方结构。 从能带论紧束缚近似的角度,如一个电子在原子中处在能量为E的原子能级上,在金属中,原子能级演变成能带,电子处在布洛赫态,一般而言,例如在能带半满情形,电子有更低的平均动能。 密度泛函理论的发展,在金属结合能,以及相应的晶格常数、体积弹性模量的理论计算方面取得很好的成绩。金属的结合能平均到每个原子在1-5eV左右,不同金属的熔点,在很宽的范围内变化。 延展性: 物体在外力作用下能延伸成细丝而不断裂的性质叫延性;在外力(锤击或滚轧)作用能碾成薄片而不破裂的性质叫展性。如金属的延展性良好,其中金、铂、铜、银、钨、铝都富于延展性。石英、玻璃等非金属材料在高温时也有一定的延展性。 ??? 延展性是金属矿物的一种特性,金属键的矿物在外力作用下的一个特征就是产生塑性形变,这就意味着离子能够移动重新排列而失去粘接力,这是金属键矿物具有延展性的根本原因。金属键程度不同,则延展性也有差异。   金属键中,价壳层的电子可在许多原子间自由移动。这样的特性称为“电子海”。由于电子可以自由移动,因此金属原子之间可以相对运动,不会有很大的阻力。金是延展性最好的金属,其次是铝。不过许多塑胶和非晶质固体也都有延展性。 * 从能带论紧束缚近似的角度,如一个电子在原子中处在能量为E的原子能级上,在金属中,原子能级演变成能带,电子处在布洛赫态,一般而言,例如在能带半满情形,电子有更低的平均动能。 密度泛函理论的发展,在金属结合能,以及相应的晶格常数、体积弹性模量的理论计算方面取得很好的成绩。金属的结合能平均到每个原子在1-5eV左右,不同金属的熔点,在很宽的范围内变化。铅的熔点:327度,锡的熔点:232度 晶体体积越小,电子云密度增大,库仑互作用越低,但是体积越小,电子云密度增大,系统的费米能即系统的动能将增加,表现出排斥相互作用。 * 奥氏体: 碳溶解在γ铁中形成的一种间隙固溶体,呈面心立方结构,无磁性。奥氏体是一般钢在高温下的组织,其存在有一定的温度和成分范围。有些淬火钢能使部分奥氏体保留到室温,这种奥氏体称残留奥氏体。在合金钢中除碳之外,其他合金元素也可溶于奥氏体中,并扩大或缩小奥氏体稳定区的温度和成分范围。例如,加入锰和镍能将奥氏体临界转变温度降至室温以下,使钢在室温下保持奥氏体组织,即所谓奥氏体钢。 * * 惰性元素可以固化,这现象本身是比较奇怪的,因为 * Johannes Diderik van der Waals (November 23, 1837 – March 8, 1923) was a Dutch scientist famous for his work on the equation of state for gases and liquids, for which he won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in 1910. Van der Waals was the first to realize the necessity of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volumes of molecules and the intermolecular forces (now generally called van der Waals forces) in establish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essure, volume and temperature of gases and liquids. * Johannes Diderik van der Waals (November 23, 1837 – March 8, 1923) was a Dutch scientist famous for his work on the equation of state for gases and liquids, for which he won the Nobel Prize in physics in 1910. Van der Waals was the first to realize the necessity of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volumes of molecules and the intermolecular forces (now generally called van der Waals forces) in establishing the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