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4章 蚁群算法基本理论概要
* * 4.1 蚁群算法的概述 4.1.1 蚁群算法的概念 4.1.2 蚁群算法的的发展 4.1.3 蚁群算法的特点 4.2 蚁群算法的基本原理 4.2.1 生物学机理 4.2.2 算法原理 4.2.3 参数对算法性能的影响 4.3 蚁群算法的应用 4.4 蚁群算法的研究方向 第4章 蚁群算法基本理论 猜一谜语 远看芝麻撒地,近看黑驴运米 不怕山高道又远,只怕跌进热锅里。 4.1 蚁群算法概述 4.1.1 蚁群算法的概念 蚁群算法(ant colony optimization,ACO)又称为蚂蚁算法,是对自然界蚂蚁寻径方式进行模拟而得出的一种仿生算法,也是一种用来在图中寻找优化路径的机率型算法。 蚂蚁系统是最早提出的群类算法,是对真实蚁群协作过程的模拟,目前所有的蚁群算法的核心思想都是基于蚂蚁系统。 4.1 蚁群算法概述 4.1.2 蚁群算法的发展 1991年,意大利米兰理学院M.Dorigo在其博士论文中首次提出蚁群算法,并成功解决了旅行商(TSP)问题。 1996年,M.Dorigo和Gramdardella等在IEEE Transaction on System Man Cybernrtics-Part B上发表了“Ant system:optimization by a colony of cooperating agents”一文,系统阐述了蚁群算法的基本原理和数学模型,分析了算法性能,并与遗传算法、禁忌搜索算法、模拟退火算法、爬山算法等进行了仿真实验比较,成为了蚁群算法发展史上的奠基性文章。 4.1 蚁群算法的概述 1998年10月15日至16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召开了第一届蚁群算法国际研讨会(ANTS98),会议由创始人Dorigo负责组织,参会学着50余人,标志着蚁群算法正式国际化。 第一届蚁群算法国际研讨会后,决定每隔两年召开一次,论文集由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SCI Index)出版。 2000年,Dorigo和Bonabcau等人在国际顶级学术刊物Nature上发表了蚁群算法的研究综述“Inspiraon for optimi-zation from social insect behavior”,将这一研究推向了国际学术前沿。 2003年11月,鉴于Dorigo在蚁群算法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欧盟委员会授予他“居里夫人杰出贡献奖”。 4.1 蚁群算法的概述 2000年和2002年,Future Generation Computer System(Vol.16,No.8)和IEEE Transactions on Evolutional Computation(Vol.6,No.4)分别出版了蚁群算法特刊。 我国蚁群算法的研究起步较晚,从公开发表的论文来看(以投稿日期为准),国内最先研究蚁群算法的是东北大学控制仿真研究中心的张纪会博士与徐心和教授在《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99年第3期的论文“一种新的进化算法——蚁群算法”(1997年10月投稿)。 4.1 蚁群算法的概述 4.1 蚁群算法的概述 4.1 蚁群算法的概述 蚁群算法的发展历程 4.1.3 蚁群算法的特点 ? 蚁群算法的优点 ① 蚁群算法是一种自组织算法。在算法初期,单个蚂蚁无序地寻找解,经过一段时间后蚂蚁通过信息激素,自发地趋向到寻找到接近最优解的一些解,这是一个无序到有序的过程。 ② 蚁群算法本质上是一种并行算法。每只蚂蚁搜索的过程彼此独立,仅通过信息激素进行通信。 ③ 蚁群算法是一种正反馈算法。蚂蚁能够最终找到最短路径,直接依赖于最短路径上信息激素的堆积,而信息激素的堆积却是一个正反馈过程。 4.1 蚁群算法的概述 ④ 蚁群算法具有较强的鲁棒性。相对于其它算法,蚁群算法对初始路线要求不高,即蚁群算法的求解结果不依赖于初始路线的选择,而且在搜索过程中不需要进行人工调整。其次,参数数目少,设置简单,易于应用到其它组合优化问题的求解中。 ⑤ 蚁群算法不依赖于所求问题的具体数学表达式,具有很强的找到全局最优解的优化能力。 ⑥ 蚁群算法的成功主要在实验层次,缺乏坚实的数学基础和数学解释。 ⑦ 蚁群算法的局部搜索能力较弱,易出现停止和局部收敛、收敛速度慢等问题。 5.1 蚁群算法的概述 4.2 蚁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初步验收报告、建设、施工管理、监理、设计、运行管.docx
- AfterEffects动态图形与动效设计 配套课件.pptx
- 2022最新版初中物理新课标学习解读培训可编辑课件.pptx VIP
- 2025年陕西榆林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人员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22J603-1 铝合金门窗参考图集.docx VIP
- 2025年陕西榆林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黑布林阅读初二2《莫格利的兄弟》中文版.pdf
- 医学课件-脑梗死.pptx VIP
- 2025年陕西榆林能源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微生物工程在金属冶炼废水处理中的应用.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