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4章循环系统概要
3.心肺感受器反射 心房、心室壁和肺循环大血管壁存在对机械牵拉和化学刺激敏感的感受器,称为心肺感受器(容量感受器)。 大多数心肺感受器受刺激时引起的效应是交感紧张减弱,心迷走紧张加强,导致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总外周阻力降低,故动脉血压下降。 4.其他心血管反射 二、体液调节 (一)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项目 心脏 血管 临床应用 肾上腺素 HR↑ 心肌收缩力↑ 心输出量↑ 腹腔和皮肤血管收缩,冠状血管、骨骼肌血管舒张,外周阻力变化不大 强心 去甲肾上腺素 通过减压反射使HR↓ 除冠状血管外的血管强烈收缩,外周阻力↑↑ 升压 (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肾血灌注 ↓ 或血钠 ↓ 等多种机制引起肾近球细胞分泌肾素(酸性蛋白酶) 血管紧张素Ⅲ (七肽) 血管紧张素酶A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血管紧张素Ⅱ (八肽) 血管紧张素Ⅰ (十肽) 肾素 血管紧张素原 血管紧张素I作用不明显。 血管紧张素Ⅱ的作用: 1.直接使全身微动脉收缩,血压升高,静脉收缩,回心血量增多; 2.使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增多; 3.使交感缩血管紧张性加强,引起机体产生渴觉和饮水行为; 4.刺激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分泌醛固酮,促进肾脏对钠和水的重吸收,使血容量增加。 血管紧张素 Ⅲ的作用 与血管紧张素Ⅱ比较: ① 缩血管作用较弱 ② 促醛固酮合成释放作用较强 (三)血管升压素VP(抗利尿激素) 1. 由下丘脑室上核和室旁核合成,贮存在神经垂体。 2. VP具有V1和V2受体,V1分布在血管平滑肌,V2分布在肾集合管细胞膜上。 3. 生理状态下,主要作用于V2受体,调节水的重吸收; 4. 失血或失液等情况下,VP分泌增多,作用于V1受体,使血管广泛收缩,BP升高。 (四)心房钠尿肽(ANP) 由心房肌细胞合成,当回心血量增多,牵拉心房壁时释放增多。 作用: 肾脏:强排Na+排水,减少血容量; 血管:血管舒张,外周阻力降低; 心脏:心脏活动减弱,HR减慢,搏出量减少; 其他:抑制肾素、醛固酮、VP活性,血管舒张,BP↓ ↓。 (五)其他体液因素 激肽、组胺、前列腺素和组织代谢产物 (CO2、乳酸、H+、腺苷等)等,它们的共同作用是引起局部组织中的微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有利于局部组织器官活动。 第四节 器 官 循 环 (自学) 一、冠脉循环(一) 冠脉循环的解剖特点 ⑴ 左冠脉→左室前部→右房 右冠脉→左室后部、右室→右房 ⑵ A垂直穿过心肌壁,易受压影响供血 ⑶ Cap数∶心肌f数 = 1∶1 (交换充分) ⑷ 冠状A侧支细小 (易心梗) (二) 冠脉循环的血流特点 (1)途径短,血流快,血压较高 (2)血流量大(安静时占心输出量4%~5%) (3)心肌摄氧能力强(需靠增血流量来供更多的氧) (4)血流量易受心肌收缩的影响 冠脉流量在舒张早期达到最高峰 (左室)舒张期血流量收缩期血流量 舒张期A血压的高低和心舒期的长短 是影响冠脉流量的主要因素 冠脉血 或心率 外周阻力 (三)冠脉血流量的调节 1.心肌代谢水平 正变 (H+、CO2、PGE、乳酸、缓激肽等增多亦舒冠脉) ADP AMP 舒冠脉 冠脉血 PO2 代谢 ATP 2.神经调节 舒冠脉 冠脉血 缩血管略强 冠脉αβR 心代谢 ⑵心交感N 舒血管 冠脉无明显舒缩 低对抗 ⑴心迷走N兴奋直接舒冠脉,但被代谢降 3.体液调节 缩冠脉 ⑶ ADH、AngⅡ 舒冠脉 代谢 ⑵ 甲状腺激素 ⑴ E、NE (似心交感N) 二、肺循环 (一)肺循环的生理特点 1.血流阻力小、血压低 2.肺血容量大变动范围大 (二)肺循环血流量的调节 1.神经调节 2.肺泡气的氧分压 三、脑循环 (一)脑循环的特点 1.血流量大,耗氧量多 2.血流量变化较小 3.存在血-脑屏障和血-脑脊液屏障 (二)脑血流的调节 1.自身调节 2.CO2和O2分压对脑血流量的影响 3.脑的代谢对脑血流的影响 4.神经调节 (三)脑脊液的生成与吸收 成人脑脊液总量为150ml,主要由脑室脉络丛上皮细胞和室管膜细胞分泌,亦有少量来自软脑膜血管和脑毛细血管滤出的液体。 脑脊液主要通过蛛网膜绒毛进入硬膜静脉窦的血液。每天生成与吸收的脑脊液量为800ml。 脑脊液的功能 ①保护作用 ②作为脑和血液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③减轻脑对颅底部神经及血管的压迫 ④回收蛋白质 (四)血-脑脊液屏障和血-脑屏障 血-脑脊液屏障:由无孔的毛细血管壁和脉络丛中的特殊载体系统组成。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T∕CACM 1137-2018 中医神志病临床诊疗指南 躯体形式障碍.pdf
- 2025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英语 Unit 5 What a Delicious Meal! 第1课时 教案(表格式) .docx VIP
- 与采购人配合沟通方案.docx VIP
- 晋剧《明公断》剧本.doc VIP
- 血液透析并发症脑出血ppt.pptx
- 航空与航天摄影技术课件.pptx
- 2024-2025学年深圳市人大附中新高一入学分班考试数学模拟试卷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西部黄金伊犁有限责任公司金锌精矿综合回收及氰化渣无害化治理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pdf VIP
- 不锈钢管安装施工方案.doc VIP
- 含碘对比剂静脉外渗护理管理实践指南解读.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