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变频与数码涡旋技术概要
3.数码涡旋与变频多联机的对比-缺点 * 专 业 科 技 的 创 导 者 变频多联机与数码涡旋多联机的技术对比 王志刚 2004年4月22日 目录 1、数码涡旋压缩机工作原理 2、数码涡旋与变频多联机的对比-优点 3、数码涡旋与变频多联机的对比-缺点 4、数码涡旋与变频多联机的对比-案例分析 5、数码涡旋与变频多联机的对比-结论 1.数码涡旋压缩机工作原理 一活塞安装于顶部固定涡旋盘处,确保活塞上移时顶部涡旋盘也上移。在活塞的顶部有一调节室,通过 0.6mm 直径的排气孔和排气压力相连通。一外接电磁阀连接调节室和吸气压力。电磁阀处于常闭位置时,活塞上下侧的压力为排气压力,一弹簧力确保两个涡旋盘共同加载。电磁阀通电时,调节室内的排气被释放至低压吸气管。这导致活塞上移,顶部涡旋盘也随之上移。该动作分隔开两涡旋盘,导致无制冷剂质流量通过涡旋盘 。 外接电磁阀断电再次使压缩机满载,恢复压缩操作。应指出的是:顶部涡旋盘的可移动的幅度很小——仅 1.0mm ,因而从高端释放至低端的高压气体的量也较小。 轴向柔性-数码涡旋建立原理 数码涡旋压缩机工作原理 负载和卸载状态 数码涡旋操作分两个阶段:1.“负载状态” 此时电磁阀常闭;压缩机象常规涡旋压缩机一样工作,传递全部容量和制冷剂质流量。 2.“卸载状态”,此时电磁阀打开;无容量和制冷剂质流量通过压缩机,压缩机空转。 数码涡旋压缩机工作原理 周期时间 1.“负载状态”时间 2.“卸载状态”时间 3. 容量调节 两个时间阶段的组合决定压缩机的容量。容量为负载状态和卸载状态时间平均的总和。 100%:全部负载状态 75%: 负载状态时间为15秒而卸载状态时间为 5 秒,则压缩机调节量为 75% 50%: 若负载状态时间为 10 秒,卸载状态时间为 10 秒,压缩机调节量为( 10 秒× 100% + 10 秒× 0 %)/ 20 = 50% 通过改变负载状态时间和卸载状态时间,压缩机就可提供任意大小的容量 (10%-100% )。 2.数码涡旋与变频多联机的对比-优点 1.需要变频器; 2.单/多联制冷系统都需要油分离器; 3.油循环率较高。 4.需要定期的回油运转 5.需要旁通阀; 1.无变频驱动装置; 2.单压缩机系统不需要使用油分离器,多联系统中使用油分离器; 3.系统回油较容易(不用油来密封涡旋盘侧面,基本油循环率低,油液仅在负载状态下才离开压缩机); 4.谷轮建议多联系统使用油回收循环; 5.制冷系统不需要旁通阀; 变频多联机 数码涡旋多联机 系统结构简单 2.数码涡旋与变频多联机的对比-优点 1. 容量范围28~133% (25-120HZ,额定90HZ); 2.不如数码涡旋调节得低 (极低容量的润滑问题); 1. 容量范围10~100%; 2.容量可以调节得更低; 变频多联机 数码涡旋多联机 容量调节 2.数码涡旋与变频多联机的对比-优点 1.低负荷下吸气压力高,除湿性能不如数码涡旋; 1.低负荷下吸气压力低,除湿性能好; 变频多联机 数码涡旋多联机 除湿性能好 2.数码涡旋与变频多联机的对比-优点 1. 有变频器,对电网的干扰要大; 2.电磁干扰抑制电路复杂; 1.无变频器,对电网的干扰要小; 2.电磁干扰抑制电路简单; 变频多联机 数码涡旋多联机 电磁干扰小 3.数码涡旋与变频多联机的对比-缺点 总体节能性不如变频 空调系统的能耗主要取决于 1.实际运行工况 2.压缩机电机效率 3.压缩机启停次数 4.变频器损耗或数码涡旋的空转损耗 比较条件:制冷剂、风机、换热器、节流机构等大小性能完全相同 3.数码涡旋与变频多联机的对比-缺点 总体节能性不如变频 卸载功率消耗约为满载功率的 10%,(谷轮公司数据);我们实测数据约为600/4500=13% 额定负荷效率100%运转,无卸载损耗,效率高于变频多联机; 在部分负荷时,数码涡旋的损耗较大,大部分情况下要效率低于数码涡旋;如 25%负荷:损耗比例为0.75*10/(0.75*10+0.25*100)=23%; 50%负荷:损耗比例为0.5*10/(0. 5*10+0. 5*100)=9.1%; 60%负荷:损耗比例为0.4*10/(0. 4*10+0. 6*100)=6.3%; 75%负荷:损耗比例为0.25*10/(0. 25*10+0.75*100)=3.2%; 4.实际使用时,在部分负荷下蒸发温度要低于变频多联机; 1.变频器的损耗根据厂家产品质量有较大差异,一般约为2%-6%;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初中英语语法专项1000题:专题11-时态二(现在进行时)(答案解析).pdf VIP
- 外科学课件:胸部损伤-.ppt VIP
- 2021年1月自考11466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概论试题及答案含解析.pdf VIP
- 营运桥梁变形监测报告.doc VIP
- 防水基本知识的普及雨虹.pdf VIP
- 初中英语语法专项1000题:专题10-时态一(一般现在时)(答案解析).pdf VIP
- 大疆无人机操作教程视频.pdf VIP
- 初中英语语法专项1000题:专题09-动词-专项训练(答案解析).pdf VIP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培优辅差计划.docx VIP
- 东方雨虹聚羧酸减水剂应用.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