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公众需求视角下的城市滨水空间规划研究
——以天津滨海新区海河外滩地区为例
邢燕,王滨,边青青
摘要:在城市滨水空间的规划设计中更多地体现近水亲水色彩,更好地从多方面满足社会公众需求,是提
高城市规划水平、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实现以人为本的城市规划建设要求所要面对的重要现实课题。本文
在对城市滨水空间及其规划设计进行基础分析和现实考察的基础上,以天津滨海新区海河外滩地区规划设
计为例,从满足公众需求这一视角切入,探讨了城市滨水空间的规划设计理念和方法。
关键词:滨水空间 规划设计 公众需求 亲水活动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和城市规划建设的不断推进,多地
陆续对城市滨水空间 (如上海黄浦江沿岸、成都府南河沿线等)加大了开发、改
造和再利用的工作力度,在重塑城市空间、改善城市面貌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
城市滨水空间已成为诸多城市着力打造的重点景观区域,许多已成为所在城市的
重要名片。但从满足社会公众需求的角度看,仍然需要我们在客观分析规划设计
现状的基础上,探究城市滨水空间规划设计的新理念,并以此指导工作实践。
1.城市滨水空间的概念及其发展阶段
1.1 城市滨水空间的概念
滨水空间是陆域与水域相连的一定区域的总称,它既是陆地的边沿,又是水
体的边缘,海洋、湖泊和河流等都可以形成滨水空间。由于相邻水体的不同,滨
水空间的功能和形态也不尽相同,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内陆沿河地区的城市滨水空
间。一般而言,城市滨水空间的范围包括 200-300 米的相应水域空间及与之相
邻的城市陆域空间,对人的影响距离约为1500 米,大致相当于15-30 分钟的步
行距离。
1.2 城市滨水空间的发展阶段
城市滨水空间作为自然地貌与人工设计建造相结合的特定空间,大多兼具一
定的历史价值和人文气息,其开发利用先后经历了形成、繁荣、衰退和复兴四个
阶段。
(1)形成阶段
基于满足居民饮水、农业灌溉及发展畜牧业的需要,世界上许多早期的城市
大都位于河流之畔,相应的滨水空间呈现自发的良性发展态势。古代先民邻水而
居、早期城市依河而建,是这一阶段城市滨水空间的布局特点。
(2)繁荣阶段
随着商品经济和异地贸易的发展,内河航运的地位不断上升,城市滨水地区
因其交通区位优势逐步成为各地工业、港口的聚集区,其内河港口和公共空间功
能得以充分体现,并逐步发展成为城市中商贾云集、店铺林立最具活力的区域。
(3)衰退阶段
工业革命后,陆上交通进入铁路运输时代,城市滨水空间的水运交通枢纽功
能被大大削弱,原有工厂、仓库、客栈和码头等不同程度废弃,水体也因生产生
活废弃物的大量排放被严重污染,空间人居环境质量急剧下降,发展环境受到前
所未有的冲击,许多城市港埠由此逐步陷入衰退。
(4)复兴阶段
进入20 世纪中叶,城市港口的衰落问题开始引起各方关注,以满足商务往来
和公众休闲游憩需求为牵引的复兴城市滨水空间计划,成为许多城市规划建设的
重要内容。此时城市滨水空间的复兴,远不只是用地功能的单纯调整,囊括了空
间的规划设计、开发建设和综合管理等诸多内容。
如今,滨水空间作为城市中极具活力的经济社会活动载体和独具吸引力的自
然环境载体,已成为城市规划设计和开发建设的热点区域。
2.我国城市滨水空间规划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市滨水空间的规划设计整体还处于起步阶段,
规划设计往往更多地囿于满足城市空间快速拓展和城市整体形象塑造的需要,而
很少关注社会公众的实际需求,也就难以不落城市滨水空间规划、设计和建设亲
民性不足、可持续性不强、整体品质不高,甚至人气低迷、设施浪费的窠臼。
2.1 空间共享性不足
城市滨水空间往往是城市中自然和人造景观相对集中、整体环境品质较高的
公共空间,是面向社会公众开放、全民所有的公共产品。但在当前,国内多地城
市滨水空间却因规划设计的原因被大量居住、商业建筑所独占,呈现出私有化倾
向,导致社会公众难以进入,部分或完全丧失了公共空间的共享性。
2.2 亲水性体现不够
近水、亲水是城市滨水空间对公众的最大吸引力所在,但多地在滨水空间的
规划设计上却恰恰忽视了这一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许多城市的堤岸设计形式过
于单一,往往只注重大面积的绿地和沿河行道树栽植,使公众与水体之间缺乏真
正意义上的互动,从而减少了亲水活动的吸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海洋常见螺分类解剖.pdf
- 海洋钻采装备标准化现状及工作建议解剖.pdf
- 好大学在线MOOC生命科学发展史1解剖.pdf
- 合成生物生产甾体激素中间体的展望_刘夺解剖.pdf
- 河流生态系统的理论框架_董哲仁解剖.pdf
- 河流中潜流交换进展解剖.pdf
- 核_壳型稀土上转换纳米材料的生物医学应用_彭叶青解剖.pdf
- 加拿大一枝黄花简析.ppt
- 核密度图解剖.pdf
- 核酸的结构解剖.pdf
- 2025年高考考试时事政治试卷带解析(全国通用).docx
- 2025年黑龙江省公务员考试时事政治考试试卷带解析附完整答案(精选题).docx
- 2025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时事政治考试试卷带解析含答案(夺分金卷).docx
- 2025年福建省公务员考试时事政治考试试卷带解析附完整答案【全优】.docx
- 2025年浙江省公务员考试时事政治考试试卷带解析附参考答案(B卷).docx
- 2025年辽宁省公务员考试时事政治考试试卷带解析必背【全国通用】.docx
- 2025年辽宁省公务员考试时事政治考试试卷带解析及参考答案【综合题】.docx
- 2025年浙江省汽车驾驶员高级理论知识考试试卷带解析往年题考.docx
- 2025年村官考试时事政治题库带解析【综合题】.docx
- 2025年村官考试时事政治题库带解析含完整答案【考点梳理】.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