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孩子让我们一起低碳吧!.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为了孩子让我们一起低碳吧!.doc

为了孩子 让我们一起低碳吧! “低碳族”在悄然壮大   “走路还是开车?”“爬楼梯还是坐电梯?”“室温28还是27?”……这些选择题,逐渐成了申城越来越多年轻人认真考虑的问题。这批以实际行动减少生活中的碳排放的人,也因此得到了一个共同的称号───“低碳族”,而这批人在申城悄然壮大。 ??? 每天的淘米水可以用来洗脸洗手,而且绝对是天然的美白产品;将废旧报纸铺垫在衣橱的最底层,不仅可以吸潮,还能吸收衣柜中的异味;用过的面膜纸也不要扔掉,用它来擦首饰、擦家具的表面或者擦皮带,不仅擦得亮还能留下面膜纸的香气;喝过的茶叶渣,把它晒干,做一个茶叶枕头,又舒适,还能帮助改善睡眠……   在上海,已有3万家庭接到了孩子递给他们的“绿色出行令”,如果按照承诺书执行,他们每人每天都能减少数量可观的“碳排放”。短短1个多月内,已有4000个家庭愿意加入到绿色出行的队伍中。   24岁的石肇媛就是其中的一员。在她眼中,“低碳”生活就是节约的生活。洗脸水冲厕所、手洗脏衣服、随身带水杯、出门乘地铁等都是这位北京女孩“低碳”生活的真实写照,而这种生活习惯她已经持续了两年。   “应对气候变化,减少碳排放,我能做的就是从生活的点滴入手,如果大家都选择低碳的生活方式,把它当作一种时尚,那么效果将是巨大的。”她说。 ??? 像石肇媛一样的“低碳族”队伍正在逐渐壮大。他们积极倡导节能减排,使“低碳”成为继“低脂”“低糖”“低热量”之后又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 ??? 低碳生活 我们可以这样做   爱拔插头的人   走出家门的一刻,张毅停顿了一下,随后重新回到厨房,拔下了面包机的插头。   “爱拔插头的人”,是同事送给张毅的外号。对节电,他似乎有一种特别的苛求,在不需要时,张毅不仅要关闭电器,更会拔下插头。就连公司的电脑和复印机,也不例外。   “用100度电要排放78.5公斤二氧化碳,你知道吗?”张毅坦称,过去他也不知道,而当自己获悉的那一刻,这位环保志愿者被震撼了,因电器关机没拔插头,全国每年待机浪费的电量相当于3个大亚湾核电站年发电量。   从那时起,张毅开始有意识地进行节电,“在网上看到介绍,少坐一次电梯,可以减排2至6公斤二氧化碳,我就尽量爬楼梯。甚至连烧饭,我的一些生活习惯都发生改变,比如提前淘米并浸泡10分钟,然后再用电饭锅煮,可减少4.5度电,算下就能减少4.4公斤二氧化碳排放。这些都是举手之劳,如果不做就成了浪费之源。”   另外,张毅把家中所有的电灯泡全部换成了节能灯,新装修的房间里只有卧室有一台空调,客厅和书房都没有安置。 不爱买衣服的人   两年来,一共只添置了4件衣服。对于一位年轻的女士来说,不得不让人刮目相看了。   作为一位白领,胡晶跟许多爱美的女孩子一样,曾经很爱买衣服。每个月都少不了和朋友一起去“血拼”。要是遇上节假日促销,更是大包小包,家里衣橱都有些塞不下。   然而,频繁购买新衣恰恰是一种不环保的行为。一件普通的衣服从原料变成面料,从成衣制作到物流,从使用到最终被废弃,都在排放二氧化碳,并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加入“低碳族”后,胡晶生活态度开始发生变化,她为每一件衣服计算“碳排放”。“不是为了省钱,少买一件不必要的衣服可节省4千克二氧化碳排放,我要用行动践行低碳生活。”   爱吃素的人   吃荤还是吃素,这和节约能源支持减碳环保有什么关系?   数据统计,蔬果的二氧化碳排放,只有动物产品的九分之一;生产一公斤牛肉,排放36.5公斤的二氧化碳,相当于开车三小时。所以说,吃素也是支持减碳环保的一项实际行动。   “所以,我是个爱吃素的人。”华师大志愿者李冰笑着告诉记者,过去她总是认为吃素能减肥,没想到这也是减少碳排放的一种方式。   不仅如此,李冰还是位爱吃“本地菜”的人。换句话说,她在饮食中注意挑选本地出产的水果、蔬菜,因为途中的运输,也会产生过高的二氧化碳。   不爱开车的人   有车,但能不开就不开,选择自行车或是公交、地铁出行。   如今,在上海很多“车友会”中,就有着这样一批有车但又不爱开车的人。在他们看来,汽车尾气排放着大量的二氧化碳,能够通过公共交通方式出行,自然是最好不过。   “刚开始肯定不习惯。”一位“低碳”车主表示,明明自己可以开车,却非要去挤地铁和公交车,别说旁人,自己都觉得有些“说不过去”。   但慢慢地,他们开始适应起这种生活。不少人发现,并不是只有他们在坚持着这种方式,上海如今也有了“无车日”,而在轨交站点,逐渐出现的租赁式自行车。   “低碳生活,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它是我们需要追求的一种状态,并且,这种状态应该是幸福的。”一位车主在他的博客中,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 “低碳族”在国外 全年不消费 ??? 英国人马克.博伊尔利用太阳能板洗澡并为手机及笔记本电脑供电;以自己种植的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