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法国巴黎聚会。面对着许多获奖者,人们最想知道的是:他们是怎样走上获奖的道路的?有人向一位获奖者问道:“你在哪一所大学,哪一个实验室里学到了你认为最重要的东西?”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回答说是在幼儿园里。 卡皮察(苏联) 低温物理领域的 基本发明和发现 幼儿园教学评价 一、教学评价 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环节,是围绕日常教学活动的各种评价形式的总称。 它是幼儿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为了提高自己的教学和幼儿的有效学习, 运用各种方法全面、准确地收集关于幼儿关于学习与发展的各种资料 并对这些资料做出合理的解释、判断 做出相应的教学决策的过程。 教学评价特征: 首先,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教学、评价、课程是不可分割、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有机体,教学评价是发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并伴随着教学活动的全过程。 其二,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改进教师的教,促进幼儿的学,最终达到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和教师的专业成长的目的。(泰迪) 其三,教学评价的主体的多元互动性,即教学评价是建立在评价参与人员的相互理解、有效沟通的基础之上的,教师、幼儿、家长等都是重要的评价者。 其四,在幼儿园教学评价中强调评价内容的全面性,不仅关注幼儿的认知、动作技能领域,还要关注幼儿的情感方面,特别是对于幼儿的学习动机、兴趣、态度、注意力等。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年5月6日-1939年9月23日),知名医师、精神分析学家,犹太人,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 人格结构 最后,强调评价资料收集的渠道的多样性,注重采用方法的恰当性、多样化。(自理、活动、作品、社会意识) 为什么要重视幼儿园的教学评价研究? 如何进行幼儿园教学评价的改革? 如何改? 怎么改? 这一系列的问题都与当代幼儿教育评价的基本理念、认知论、学习理论、教学理论的转变密切联系。 二、幼儿园教学评价的理论建构 传统的教育理念:知识灌输 知识获取方式的改革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对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而且每个人对知识的理解是多元的。 知识既不是客观的也不是主观的,它只是一种解释,它是动态而非静态的。知识不是被动的传递过程,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学习者主动地选择外在信息,通过与自己已有经验的相互作用,在与外界交流、协商中获得对事物的有意义理解 Constructivist theory of learning 建构主义的教育理念: 学习是一个自主建构的过程 理解依赖于个人经验:意大利人描绘的苏州完全是威尼斯的翻版 在建构主义教学中 教师是外部的辅导者、支持者,其职责不是“给予”,而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资源构建学习环境。 学生则是学习的主体,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意义的主动建构者,通过与学习环境的相互作用,主动获取知识。 (1)幼儿是学习的主动建构者 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不能由他人来代替。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 (2)关注幼儿的学习过程 在建构主义看来,教学评价指向 的不应该是学习的结果 而是知 识获得的过程。 (3)达成对知识的有意义理解 (二)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 霍华德·加德纳,当代世界著名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1943年出生于美国国宾夕法尼亚洲,1965年从哈佛学院本科毕业后曾在英国伦敦经济学院学习一年 ,1974年在哈佛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心理学教授、教育学教授、《零点项目》学术委员会主席,波士顿大学医学兼职教授。 多元智能理论自1983年由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教授提出以来,迄今已有近20年的历史,已经逐渐引起世界广泛关注,并成为90年代以来许多西方国家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之一。 理论涵义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能是在某种社会或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 1.每一个体的智能各具特点 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作为个体,我们每个人都同时拥有相对独立的种智能,但每个人身上的七种相对独立的智能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绝对孤立、毫不相干的,而是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正是这七种智能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组合,使得每一个人的智能各具特点 2.个体智能的发展方向和程度受环境和教育的影响和制约 在多元智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专题2.7 数轴中的动态问题【九大题型】(举一反三)(人教版2024)(解析版).docx VIP
- 15走向辉煌2011高考语文阅读飞跃与写作创新.pdf VIP
- 完整版IQC作业指导书.pdf VIP
- 第12课 近代西方民族国家与国际法的发展(29页)【课件22】.pptx VIP
- 2008年修电脑1400张照片连接.docx VIP
- 2016上海电气2MW机组标准化维护手册.docx
- 88张PPT详解脊神经分支及其支配区【88页】.pptx VIP
- TDT1062-2021 社区生活圈规划技术指南.pdf VIP
- 机舱柜图纸概述.ppt VIP
- 企业资源erp期末试题及答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