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古音通假与六书假借.ppt
假借… 9213028 蔡盈君 9213029 簡淑惠 9213038 吳佩珊 9213046 曹鈺白 假借概說 説文解字敍:?假借者,本無其字,依聲託事,令長是也。?段玉裁注云:?託者,寄也;謂依傍同聲而寄於此。則凡事物之無字者,皆得有所寄而有字。如漢人謂縣令曰令長:縣萬戶以上為令;減萬戶為長。令之本義,發號也;長之本義,久遠也。縣令、縣長本無字;而由發號久遠之義引申展轉而為之,是謂假借。?由此,我們知道,所謂假借,就是在記錄語言時,因為同音多同義的道理,借用已造出的同音文字代替未造出的文字。 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敍注云:?大氐假借之始,始於本無其字;及其後也,旣有其字,而多為之假借;又其後也,且至後代,偽字亦得自冒於假借:博綜古今,有此三變。茲分別說明於下: ㄧ、本無其字的假借 二、本有其字的假借 三、偽字自冒的假借 ㄧ、本無其字的假借 除?令??長?兩字外,段氏又舉許書用?以為?來說解的各字為例,其說文解字敍注中曾說:?許書凡言以為者,用彼為此也。如:來,周所受瑞麥;來,麰也。而以為行來之來。烏,孝鳥也;而以為烏呼字。朋,古文鳳,神鳥也;而以為朋攩字。子,十一月陽氣動,萬物滋也;而人以為稱。韋,相背也;而以為皮韋。西,鳥在巢上也;而以為東西之西。言以為者凡六,是本無其字,依聲託事之明證。?說文中言?以為?者,雖只六字,但是本無其的假借卻不止這六個。 段氏又說:?以許書言之,本無難易二字,而以難鳥蜥易之字為之,此所謂無字依聲者也。?所以?本無其字?的假借,段氏在說文解字敍注中,就已舉出了:令、長、來、烏、朋、子、韋、西、難、易十字。而事實上,段氏繼承戴震?一字具數用者,依於義以引申,依於聲而旁寄,假此以施於彼,曰假借。?的師說,主張?異義同字謂之假借?。而說文九千多字中,幾乎每個字除本義外,都有?引申展轉而為之?的假借義,因此,依段氏之見,這些假借義如不曾另造本字,都可以認為是本無其字的假借。 二、本有其字的假借 本有其字的假借,原於記錄語言時,倉促間想不起本字,於是就用同音的字來代替。陸德明經典釋文序引鄭玄的話:?其始書之也,倉卒無其字,或以音類比方叚借為之,趣於近而已。?段氏薈萃說文中十個言?古文以為?的字為例,於說文解字敍注中說:?其云古文以為者,洒下云:古文以為灑埽字;疋下云:古文以為詩大雅字;ㄎ下云:古文以為巧字;臤下云:古文以為賢字;下云:古文以為魯衛之魯;哥下云:古文以為歌字;詖下云:古文以為頗字;下云:古文以為靦字;爰下云:古文以為轅字;下云:周書以為討字:此皆所謂依聲託事也。而與來、烏、朋、子、韋、西不同者,本有其字而代之,與本無字有異。? 不過段氏不敢肯定這十個字絕對為本有其字的假借,所以下文又說:?然或假借在先,製字在後;則叚借之時,本無其字,非有二例。唯前六字則叚借之後,終古未嘗製正字;後十字則叚借之後,遂有正字,為不同耳。? 三、偽字自冒的假借 段氏說文解字敍注又云:?至於經傳子史不用本字,而好用假借字,此或古古積傳,或轉寫變易,有不可知。而許書每字依形說其本義,其說解中必自用其本形本義之字,乃不至矛盾自陷;而今日有絕不可解者。如:為愁憂為行,旣畫然矣;而愁下不云也,云憂也。為窒,塞為隔,旣畫然矣;而窒下不云也,云塞也。但為裼,袒為衣縫,旣畫然矣;而裼下不云但也,云袒也。如此之類,在他書可以託言叚借,在許書則必為轉寫字。?段氏以憂愁之憂,窒塞之塞,裼袒之袒,在許書出現,必屬偽字;但是在他書可以託言假借。 季剛先生講授說文時,曾說:?六書中最難解者,莫如假借。許氏說文謂本無其字,依聲託事,此假借之正例,亦有本有其字而互通叚者,要皆不能離聲韻之關係。?關於假借的分類,有假借正例跟廣義假借兩種。正例即本無其字的假借,又包括有義的假借與無義的假借;廣義的假借即本有其字的假借,也叫作通假。 假借正例舉例 假借正例卽本無其字的假借。依黃季剛先生的意見,又分有義的假借跟無義的假借。有義的假借是指:文字除本義外,又有「引申展轉而為之」的假借義;無義的假借大都為「語言假借」,僅借其字音,而不借其字義。茲分述如下: 一、有義的假借 二、無義的假借 (1)官職*令,令之本義為發號施令;漢時在萬戶以上的縣份設縣 令之官,是用令字的假借義,由發號的本義引申而得。*長,長的本義為久遠,漢時在萬戶以下的縣份設縣長之 官,係用長的假借義,由久遠長幼之義引申而得。今長 久之長音直良切,長官之長音知丈切。*公,公的本義為公平,國之三公必須由公平公正的人擔 任,所以借公平公正之公以為稱呼。*侯,侯的本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Y Y-T 1118-2001 石膏绷带 粘胶型.pdf VIP
- 中职语文《江姐》(节选) 知识清单.docx VIP
- 绝望的主妇经典台词1-8季中英对照.pdf VIP
- 华力液压模块车(SPMT)使用说明书.pdf VIP
- 2025年保安员(初级)考试模拟100题(含答案) .pdf VIP
- 2024四年级上册语文课课贴(彩虹版).pdf VIP
- GZ055 环境艺术设计赛项赛题15套-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项赛题 .pdf VIP
- 12小学体育二年级课程纲要.doc VIP
- 粘胶型石膏绷带产品技术要求2023完整版.docx VIP
- 2025-2026学年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2024)华东师大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