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该文章的Word版[1.3M].doc
EZW算法简析
何琪辰 上海大学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heqichen@
1.简介
EZW算法是1993年由Jerome M. Shapiro提出的基于小波变换的算法。该算法的结果能够经过熵编码后有很高的压缩效率。
E代表了Embedded。嵌入式编码就是渐进式编码。意思是先把最重要的部分进行编码,然后再将次要的部份进行编码。如果把一幅图像进行序列化,低频信号往往是占主要地位的。所以,进过小波变换之后的图像,把左上角放低频信号,右下角放高频信号。并且,编码的扫描线也是从左上方开始扫描,最后到右下角,这样来做到先将图像的重要信息进行编码。
W代表了wavelet transform。图像在进入EZW编码器之前先要进行小波变换,分离高低频信息。所以EZW是基于小波变换的算法。
Z代表了Zerotree。称之为“零数”。到目前为止,没有对零树有统一的严格的定义。零树是EZW作者为了方便阐述其算法思想而构造的一种数据结构。并认为,若一棵树能满足特定的几点特定要求,就称之为零树。因为原为中对零数要求在文章中分得十分散,都是用到了再讲,我也没有时间来整理这方面的内容所以零数的具体定义我也没能给出。
文中提到的教材指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多媒体技术基础(第3版)》林福宗编著。
2.EZW的算法过程
要进行EZW编码,首先要完成一幅多分辨率图像上的建树操作,以最左上角的一个数为根节点,将与其相关的次级高频信号作为它的子树进行建树操作。
父-子节点对应关系如图 1左侧所示。
图 1 零树的结构与扫描方式[2]
然后按照图 1右侧的顺序依次扫描图像上的数值,并通过EZW算法进行编码。每次扫描都将送出数据,但是前一次扫描的数据会比后一次扫描得到的数据更重要,数据是否重要,在EZW算法中体现的就是和一个设定的阈值相比较,若大于阈值,则是重要的数据,反之则不重要。
二维图像扫描的顺序也有很多种,如图 2所示,就是两种比较常用的扫描方法,上侧的叫光栅扫描,下测的称之为迂回扫描。使用不同的扫描方法得到的EZW编码会略有不同,对于需要压缩较高的场合,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扫描方法进行编码。后文中的例子使用迂回扫描的方法进行的。
图 2 图像扫描顺序
在EZW中,每次扫描的阈值都比上一次小一半,也就是上一次的阈值除以二得到新的阈值。之所以是两倍两倍减少,是因为在计算机中二进制算法更为简单,更为高效。这样的编码方式也称平面编码(bitplane coding)[3]。那么,在第一次扫描的时候就必须要决定阈值Th这个值的大小(这里使用Th代表阈值,避免和EZW符号集中的零树T相冲突)。Th不能太大,因为如果太大了,要减小很多次才能真正开始发送数据。这样最开始的几次计算就会浪费计算资源、消耗计算时间。同时Th也不能设置的过小,若太小,则第一次扫描就会将大部分数据发送出去,对于编码而言就毫无意义,所以必须要有一个最合适的值。并且符合下列不等式。
其中表示图像上的所有数据值。显然,第一次扫描时一定会有数据被发送出去,所以,同时这个值也不能太小,若比Th更大一级的阈值就不能满足这个情况。那么Th的值就是合适的。符合这样的数值就能备取为阈值。阈值的计算公式如下。
[3]
由于Word的公式编辑器没法输入取下整符号,上面的公式我直接就拿人家的图片了,意思意思。
基于以上几个前提条件,就可以开始真正的EZW算法了。原文中的算法流程图指给出对于一个数值上来说输出符号的算法,没有整个算法的流程图,我这里给出这个算法的流程图。
图 3 EZW算法流程图
3.EZW效果
如图 4所示是JPEG算法和JPEG2000算法的比较,JPEG2000采用的就是EZW算法。当他们采用相同的比特率时,明显JPEG2000的图像质量要比JPEG的图像质量好很多。
图 5所示的是采用?EZW算法编码后的解码过程,可以很清楚地看到,由于EZW是渐进式的编码过程,当或得到一部分数据后就能够将图像显示出来,只是图像的清晰度比较低,因为数据最开始的部分都是粗糙的数据,而越后得到的数据是越细节的数据。可以看当或得到细节数据后,图像就能够被逐步还原。
图 4 编码性能比较[2]
图 5 采用EZW算法的解码过程[2]
4.算法过程实例
算法的大致过程可以参考书上,但是量化的那几幅图我觉得可能对于初学者来说表示的不是很明确,而我感觉EZW算法的原文作者在文章中阐述的比较清晰,我根据原文的想法,然后采用类似线段数的方式表示的。由于我这些想法最开始的时候都是形成在纸上,没有很好的格式,输入电脑又比较麻烦,实验室项目催得比较紧,我只能大致上描述一下。见谅。
对于编码过程,可以参考图 6所示的内容。例如,在阈值初始值选取32的情况下,主扫描会将所有的系数范围分为两个部份,一个部分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