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动态博弈经典模型3题稿.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3.2 动态博弈经典模型3 Models 3 菲利普斯曲线 Phillips curve 菲利普斯、利普西、萨缪尔森和索洛: 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存在一种稳定的负相关关系。 初始的菲利普斯曲线 政策的替代 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以较高的通货膨胀率来换取较低的失业率; 紧缩性的宏观经济政策,以较高的失业率来换取较低的通货膨胀率。 1961~1999 年 美国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 滞胀 滞胀 stagflation 70年代中后期 —— 80年代前期 经济停滞 stagnation 通货膨胀 inflation 滞胀 stagflation 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货币学派创始人 1976年因在消费分析、货币供应理论及历史、和稳定政策复杂性等方面的贡献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埃德蒙.菲尔普斯Edmund Phelps,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 2006年因在宏观经济跨期决策权衡领域所取得的研究成就,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 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宏观经济政策的动态一致性 动态不一致 dynamic inconsistency 提出:1977, Finn Kydland Edward Prescott , “Rules Rather Than Discretion:The Inconsistency of Optimal Plans” 方法:动态博弈 结论:政策的动态不一致性是欧美各国在20世纪70年代产生“滞胀”的根本原因。 动态不一致 dynamic inconsistency 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挪威经济学家 基德兰德 Finn Kydland 美国经济学家 普雷斯科特 Edward Prescott 宏观经济政策的动态一致性 参与者:政府 / 私人(理性预期) 战略: 私人:预期通涨率πe 政府:通货膨胀率π 私人部门先选择πe,政府部门再选择π 支付: 政府: 宏观经济政策的动态一致性 根据 附加预期的Phillips curve 其中, π为实际通货膨胀率 πe为私人部门的预期通货膨胀率 y 为实际产出 为潜在产出 政府的目标: 最优通涨率(反应): 第一阶段私人的选择 理性预期假设下: 均衡通涨率: 反应函数 Reaction Function 此时政府的短期支付: 如果施行零通涨政策,则政府的支付为: 思考:政府选择零通涨政策收益更多,为什么不施行零通涨政策? —— 不是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 SPNE 宏观经济政策的动态一致性 假设: 第一阶段 政府许诺施行零通涨政策 并且私人部门也相信 则有: 第二阶段: 政府兑现诺言 政府愚弄百姓 显然: 政府不会兑现承诺(承诺不可信!) 私人部门会预测到政府的选择 结果:政府得到的仍然是 Ms 动态不一致性问题 就货币政策目标来说, 实行低通胀是最优的, 然而低通胀政策是动态不一致的。 由于存在收入税、失业补贴等调节, 导致了劳动力市场扭曲, 自然失业率过高, 因而政策目标又具扩大就业、增加产出的动机。 根据附加预期的Phillips curve, 政府只能通过意外通胀来实现扩大就业的目标。如果私人预期政府会实行低通胀政策, 则政府的最优决策是相机抉择行事, 实行较高的通胀, 即政府有通胀倾向。 动态不一致性问题 因此, 政府和公众之间博弈所导致的政策的均衡是有通胀偏差的 inflation bias 。 由于个体是理性预期, 他们预期到政府会采取欺骗行为, 因而在预期目标中, 会把未来可能发生较高通胀这一情况考虑进去, 结果导致均衡时的通胀率较高, 而就业和产出仍然维持在自然率水平上。 降低政策动态不一致性 中央银行的声誉约束 Reputation 主旨在于给决策者提供一种激励,通过提高其偏离成本,从而使他们不至于偏离最优的政策。该方法最重要的特点就是现在的货币政策和这些政策所带来的未来影响之间的跨期间联系。 降低政策动态不一致性 Barro和Gordon(1983) 的无限期重复博弈的模型。 公众根据中央银行宣布的货币政策形成预期通货膨胀后,中央银行可以采取“欺骗”或“守信”两种策略。“欺骗”策略虽然通过制造突发性通货膨胀提高了本期的产出,但是公众会提高以后的通货膨胀预期来“惩罚”中央银行,增加其未来的损失;正是这种“惩罚”

文档评论(0)

希望之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一名原创力文库的爱好者!从事自由职业!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