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附件2-安庆师范学院精品课程网.doc
省级精品开放课程推荐表
所 属 学 校 项目建设类型 √□ 精品资源共享课 □精品视频公开课
推 荐 形 式 □选题 √□ 课程
选题/课程称所 属 学 科 课程负责人 申 报 日 期 推 荐 单 位 安庆师范学院
安徽省教育厅制
二○一年月
填 写 要 求
课程负责人情况1-1
基本信息1-2
授课
情况课程名称课程类别周学时计算机网络篇 专业选修 本科 3 240 CAI 专业基础 本科 3+2 120 计算机文化基础 公共课 本科 3+3 120 1-3
教学
研究
情况主持的教学研究课题1-4
学术
研究
情况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学术论文情况1987.1 助教 计算机 34 实验辅导 施赵媛 1987.11 助教 计算机 34 实验辅导 陈春生 1984.3 助教 计算机 34 实验辅导 注:若其他主讲教师非本校教师,请在备注栏填写受聘教师类别及实际工作单位。
3.课程情况
3-1 课程概况
课程名称 计算机网络 讲授节数 10 预 计
总 学 时 10 预计总时长 450分钟 每
讲
情
况 序号 专题标题 时长 主讲教师 关键词 1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45分钟 刘桂江 层次模型 2 数据传输技术 45分钟 江伟 脉码调制 3 数据链路层协议 45分钟 程一飞 滑动窗口 4 差错检测和校正 45分钟 王远志 编码方案 5 以太网MAC子层协议 45分钟 刘桂江 以太网 6 最短路径路由算法 45分钟 蒋玉娥 最短路径 7 距离向量路由算法 45分钟 施赵媛 距离向量 8 链路状态路由算法 45分钟 江伟 链路状态 9 IP地址及子网划分 45分钟 程一飞 IP地址 10 TCP连接管理 45分钟 陈春生 三次握手 3-2 课程描述
3-1 课程建设基础(目前本课程的开设情况,开设时间、年限、授课对象、授课人数,以及相关视频情况和面向社会的开放情况)
课程建设情况: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师范)、通信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数字媒体技术、物联网工程、信息与计算科学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涉及到安庆师范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所有专业的学生以及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部分专业的学生(每年近12 个班,共700多人),量大面广。该课程根据专业不同,有些安排在三年级第一学期,如通信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专业;有些安排在三年级第二学期,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
本课程系统地介绍了数据通信、局域网、网络互联与广域网、Internet、网络管理、网络安全以及网络设计与案例分析等内容,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特别是数据通信和局域网的基本原理。
本课程组教师年龄绝大多数均不超过40岁,年富力强、朝气蓬勃是我们的特色,团结协作是我们的纲领。课程组老师在教学、科研方面均成绩显著,主讲教师积极进取、锐意更新,确保了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不断迈向新的台阶。
本课程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1)初创和求索阶段(1999—2000)。该阶段课程的主要形式是理论教学。其主要内容为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及数据通信的基本知识,以满足学生在就业、工作领域的知识要求。此阶段主要探索了计算机专业学生对《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学习特点和知识需求,积累了宝贵的教学经验,为之后的教学改革打下了基础。2000年,学院建设了计算机网络基础实验室,提供了计算机网络实验的软硬件设备,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实验因此实现了零的突破,课程教学由纯课堂形式上升到了“ 课堂+实验室”模式,这种转变大大增加了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兴趣和理解程度。
2)课程体系结构的建立阶段(2001—2002)。该阶段课程形式为理论和实践并重。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中,特别注意对学生进行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在网络应用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素质培养方面也作了有益的探索。
3)成熟阶段(2003—2005)。从2003年开始《计算机网络》课程就开始引入双语教学,在教材和教学内容方面逐渐向国际化靠拢,使课程结构和内容更加合理。新的《计算机网络》课程体系结构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和提高。同时扩大了我院《计算机网络》课程的影响。
4)发展提高阶段(2006—至今)。该阶段主要是对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进一步优化,创新教学模式,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围绕课程建设与改革,课程组成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07年,该课程被列为校级精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