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三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VIP

福建省福州三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福州三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仅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对中国古代分封制和郡县制的比较分析表述最为恰当的是 ( ) A.都突出了最高统治者的中心地位,强化了最高统治者的权力 B.都属于地方管理制度,但最高长官的出任方式不同 C.都淡化了血缘宗族色彩,长官都最高统治者任免 D,都适应了统治的需要,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2.上图是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它们的使用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是 ( ) A.重农抑商 B.南稻北粟 C.精耕细作 D.男耕女织 3.《荀子.富国记载:“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益数盆,岁而再获之。” 在这里强调的是 ( ) A.要重视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 B.要及时播种、除草、灌溉 C.要多种植五谷,才能获得丰收 D.要年年种植五谷,改良土壤 4.汉武帝在位期间。中国封建“大一统”局面得到巩固。以下措施属于汉武帝为巩固“大一统”局面而采取的是 ( ) ①打击富商大贾,推行铁业官营制度 ②形成中朝和设置刺史,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③罢黜百家,改革文化体制 ④建立太学和郡国学校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5.对下列两幅图片信息理解正确的是 ( ) ①宋代商业活动已重视广告效应 ②雕版印刷技术依然在使用 ③娱乐活动体现商业化色彩 ④绘画描写市井生活,适应市民阶层的需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6.16世纪晚期,山东某地开始出现“地多烟草、木棉、转卖四方,五谷之利不及其半”的情况,这说明当时该地 ( ) ①农业经济衰退 ②农业结构发生变化 ⑧商品经济发展 ④农产品加工业兴起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7.雍正年间“各省青蓝布匹染色之后,必用大石脚踹砑光。即有一种之人,名包头,置备菱角样式巨石、木滚、家火房屋,招集踹匠居住,垫发柴米银钱,向各店领布发碾。每匹工价银一分一厘三毫,皆系各匠所得……”这段话反映的是 ( ) A.官营手工业经济状况 B.以织助耕的小农经济 C.集中生产的雇佣劳动 D.近代企业已初具规模 8.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到韵唯一一个中国人是安徽人王茂荫(清朝户部侍郎),他因币制改革在1854年受到申斥。这件事的背景不可能是 ( ) ①马克思货币理论传中国,引起币制改革②鸦片大量进入,白银外流 ③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军费开支浩大 ④西方对华输出资本猛增,清政府财政危机严重 A①② B.②⑧ C.③④ D.①④ 9.对比《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英日从中国攫取最大利益的出发点是 ( ) A.为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出创造有利条件 B.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提供有利条件 C.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D.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 10.下列表格中的言论客观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其共同诉求是 ( ) 1865年 李鸿章说:“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1894年 郑观应说:“西人以商为战,欲制两入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 1903年 章太炎说: “公理之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之俱在,即以革命去之。” 1913年 梁启超说:“共和政治,非国民继续的觉悟努力,万万不会维持。” A.推动中国近代化 B.实行民主政治 C.实现中国工业化 D.启蒙与救亡并重 11. 1913年袁世凯在一次演说中提出《临时约法》,“即其内容规定,束缚政府”,他 “身受苦痛”。由此可见《临时约法》 ( ) A.扩大总统权利 B.维护民主共和 C.缩小内阁权利 D.赞成独裁专制 12.历史上,中国共产党用“半封建半殖民地”来概括说明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并将它同党要完成的革命使命联系起来,最早发生在 (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13.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和候补委员24人中,有17人是共产党员。结合所学,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共产党控制了国民党 B.共产党的实力

文档评论(0)

panguo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