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双酶法玉米粉低温同步糖化 南京工业大学 Yelian MIAO, Ph.D. 1. 玉米粉低温同步糖化新工艺的提出 2. 双酶法低温液化、糖化(两步) 3. 双酶法低温同步糖化(一步) 4. 低温同步糖化与酒精发酵的同步偶合 5. 能耗和经济性分析 玉米的工业利用 现有双酶法淀粉糖化工艺 玉米粉的结构特点 双酶法玉米粉低温糖化新工艺 1. 玉米粉低温同步糖化新工艺的提出 2. 双酶法低温液化、糖化(两步) 3. 双酶法低温同步糖化(一步) 4. 低温同步糖化与酒精发酵的同步偶合 5. 能耗和经济性分析 酶 1. 玉米粉低温同步糖化新工艺的提出 2. 双酶法低温液化、糖化(两步) 3. 双酶法低温同步糖化(一步) 4. 细微粉碎的机械力化学效应 5. 低温同步糖化与酒精发酵的同步偶合 6. 能耗和经济性分析 细微玉米粉同步糖化-温度 1. 玉米粉低温同步糖化新工艺的提出 2. 双酶法低温液化、糖化(两步) 3. 双酶法低温同步糖化(一步) 4. 低温同步糖化与酒精发酵的同步偶合 5. 能耗和经济性分析 细微玉米粉同步酒精发酵-温度 1. 玉米粉低温同步糖化新工艺的提出 2. 双酶法低温液化、糖化(两步) 3. 双酶法低温同步糖化(一步) 4. 低温同步糖化与酒精发酵的同步偶合 5. 能耗和经济性分析 研究成果 * 内容 ○世界三大作物:大米、小麦、玉米 ○世界玉米年总产量: 6亿t ○美国:玉米产量占世界的34%,90%以上作工 业原料 ○中国:玉米产量占世界的22%,食用10%,工 业原料15%,饲料75% ○玉米是我国未来生产增长的主要作物之一,新 增量主要用作工业原料和饲料 玉米生产 1844年:Thomas Kingsford在美国泽西市开设世界上第一个玉米淀粉生产厂,湿磨; 1866年:用玉米淀粉生产葡萄糖,采用德国化学家G.S.C.Kirchhoff在1811年开发的 淀粉酸水解技术; 1900年:酸变性淀粉; 1915年:氧化淀粉; 1921年:结晶葡萄糖水化合物,葡萄糖提纯和结晶技术; 1940年:酸-酶水解专利公开,获得范围更广的糖浆组分,同时,94%浓缩葡萄糖; 1945年:糯玉米淀粉、阳离子淀粉,羟乙基淀粉; 1960年:热稳定α-淀粉酶、糖化酶 1975年:玉米葡萄糖发酵制取饮料和酒精(石油危机); 1977年:Staley公司在印第安纳州建立“计算机总控”玉米淀粉加工厂; 1980年:采用膜过滤技术除去蛋白质和其他非糖浆物质; 1990年:采用酶技术生产柠檬酸、乳酸等有机酸,以及赖氨酸、苏氨酸等氨基酸 玉米加工业发展历史 玉米 精细化工品 医药、食品 乙醇、乙二醇等醇类 乳酸、丁二酸等 有机酸 多 糖 增稠剂、乳化剂 材料、燃料 120~145℃蒸煮 85℃液化 60℃糖化 葡萄糖液 淀粉 90℃液化 60℃糖化 淀粉 葡萄糖液 1) 水、电、汽消耗量大,对设备要求高 2) 料液黏度大,不易拌匀 3) 生成不发酵性糖,使淀粉损失1.2%左右 4) 蛋白质变性,不饱和脂肪酸氧化成酮和醛,在后续发酵中的利用率低 (高温蒸煮) (中温液化) 蛋白质和淀粉颗粒 (Chanvrier,2005) 细微粉碎 60℃液化 60℃糖化 葡萄糖液 玉米粉 (两步) 60℃ 液化、糖化 葡萄糖液 玉米粉 细微粉碎 (一步) 1) 降低糖化能耗和生产成本 2) 提高葡萄糖、蛋白质、脂肪等成分在后续发酵中的综合利用效率 3) 与后续发酵同步耦合,提高生物法化学品生产的效率和经济性 内容 中温α-淀粉酶 酶活力:2,000u/mL,最适温度:60~70℃,最适pH:6.0~6.5 糖化酶 酶活力:100,000 u/mL,最适温度:60℃,最适pH:4.0~4.5 (无锡赛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玉米粉液化的Arrhenius图 (条件:料液浓度10%,pH6.0~6.5,中温α-淀粉酶用量10u/g) 市售玉米粉液化正交试验(两步) (糖化条件:pH4.0~4.5,糖化酶用量200u/g,温度60℃,24h) 8.97 1.2 32.1 R 48.03 51.70 71.48 k3 49.15 51.84 43.32 k2 57 50.64 39.38 k1 144.09 155.11 214.43 K3 147.45 155.52 129.96 K2 462.52 171 151.91 118.15 K1 70.31 2 3 3 9 79.20 1 2 3 8 64.92 3 1 3(70) 7 46.8 1 3 2 6 41.17 3 2 2 5 41.99 2 1 2(60) 4 38 3(24)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