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近代文学史绪论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8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近代文学史绪论课件.ppt

中国近代文学史 透视近代民族精神 关注中西文化交融 剖析文学体系转型 探究文学嬗变轨迹 绪 论 一、清朝历史、政治文化与学术 二、中国近代历史事件与社会思潮 三、中国近代文学之分期 四、中国近代文学之特征 五、中国近代文学学科发展简史 绪 论 一、清朝历史、政治文化与学术 1、历史:清朝(1644-1911)是由女真族建立起来的封建王朝,它是中国历史上继元朝之后的第二个由少数民族统治中国的时期,也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帝制国家。 自顺治至末帝溥仪,清朝共历十帝: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 同治,宣统 一、清朝历史、政治文化与学术 清朝是由中国满族建立的封建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统一全国的大王朝之一。清朝的人口数也是历代封建王朝最高,清末时达到四亿以上。清朝开疆拓土,鼎盛时领土达1300多万平方公里。清初为缓和阶级矛盾,实行奖励垦荒、减免捐税的政策,内地和边疆的社会经济都有所发展。至十八世纪中叶,封建经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史称“康乾盛世”。 绪 论 康乾盛世起于康熙二十年(1681年)平三藩之乱,止于嘉庆元年(1796年)川陕楚白莲教起义爆发,持续时间长达115年。 “康乾盛世”是中国封建社会的辉煌,因为它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将中国传统社会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疆域的扩大,经济的繁荣,人口的激增,手工业的发达是“康乾盛世”最显著的特征。 绪 论 2、文化专制主义 A、思想方面 ,政府对汉族知识分子采取文化高压政策禁锢思想,大兴文字狱,肆意屠戮文士,流放关外(著名流放地如宁古塔)的士人竟高达成千上万,严重制约了社会思想的进步,并扼杀了明末以来的启蒙思想解放进程;顺治、康熙时期的“文字狱”还只是个别现象,到雍正时则成为一种普遍的“制度”。在文字狱浪潮中表现得最为疯狂的人物则是乾隆皇帝,共发生一百三十余案。 绪 论 B、编撰《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是乾隆皇帝亲自组织的中国历史上一部规模最大的丛书。1772年开始,经十年编成。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据文津阁藏本,该书共收录古籍3503种、79337卷、装订成三万六千余册,保存了丰富的文献资料。 为了存放《四库全书》,乾隆皇帝效仿著名的藏书楼“天一阁”的建筑建造了南北七阁。自乾隆三十七年(1772)到乾隆五十二年(1787),抄写完成的七部《四库全书》分贮文渊阁(北京故宫)、文溯阁(沈阳)、文源阁(北京)、文津阁(承德)和江南文宗阁(江苏镇江),文汇阁(江苏扬州)和文澜阁(杭州)珍藏。 绪 论 《四库全书》保存了中国历代大量文献。所据底本中﹐有很多是珍贵善本﹐如宋元刻本或旧抄本﹔还有不少是已失传很久的书籍﹐在修书时重新发现的﹔也有的是从古书中辑录出来的佚书﹐如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书有385种。《四库全书》的编纂﹐无论在古籍整理方法上﹐还是在辑佚﹑校勘﹑目录学等方面﹐都给后来的学术界以巨大的影响。 但是﹐《四库全书》毕竟是满清推行文化专制政策的产物﹐乾隆借纂修《四库全书》之机向全国征集图书﹐贯彻“寓禁于征”的政策﹐对不利于清朝统治的书籍﹐分别采取全毁﹑抽毁和删改的办法﹐销毁和篡改了大批文献。 一、清朝历史、政治文化与学术 3、学术 有清一代学术,以对中国数千年学术的整理、总结为特点,经史子集,包罗宏富。260余年间的学术,既随社会变迁而显示其发展的阶段性,又因学术演进的内在逻辑而呈现后先相接的一贯性。 绪 论 我朝三百年间,学术三变:国初一变也,乾嘉一变也,道咸以降一变也。顺康之世,天造草昧,学者多胜国遗老,离丧乱之后,志在经世,故多为致用之学。求之经史,得其本原,一扫明代苟且破碎之习,而实学以兴。雍乾以后,纪纲既张,天下大定,士大夫得肆意稽古,不复视为经世之具,而经史小学专门之业兴焉。道咸以降,涂辙稍变,言经者及今文,考史者兼辽金元,治地理者逮四裔,务为前人所不为。虽承乾嘉专门之学,然亦逆睹世变,有国初诸老经世之志。故国初之学大,乾嘉之学精,道咸以降之学新。 ——王国维《沈乙庵先生七十寿序》 绪 论 第一阶段为清初学术,上起顺治元年,下迄康熙六十一年。顺治、康熙两朝,是一个创辟规模、奠定国基的关键时期。就一代学术的发展而言,清初的80年,也是一个承先启后、开拓路径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才人辈出,著述如林。其气魄之博大,思想之开阔,影响之久远,在中国古代学术史上,足以同先秦时代的百家争鸣相比美。 绪 论 清初学术,南有顾炎武、王夫之、方以智、唐甄、黄宗羲与浙东学派,北有傅山、孙奇峰、颜元及颜、李学派,他们在引古筹今、学济天下学术精神的感召下,高扬还原儒学,实事求是,经世致用的学术旗帜,于经史子集,音韵训诂,刑政典章,天文地理,无所不窥其窔奥,在以研习古籍寄托种族之思

文档评论(0)

带头大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