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中国课件.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中国课件.ppt

201308171029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 中国 文化冲突及接受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世界意义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创作影响,远远走出俄国以外。现实主义作家从他的创作中可以吸收到有益的营养,现代派作家则把他的作品奉为经典,而称他本人为他们的先驱和导师。 美国学者约瑟夫·弗兰克对陀思妥耶夫斯基文本的断言:“任何一篇关于现代文化的书或文章,若忽视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人物,似乎都会显得残缺不全。在过去五十年里出现的每一个重要的文学发展宗教危机论、存在主义等——都声称,地下室人是他们流派的一部分。如果说陀思妥耶夫斯基没有被看作是一种预言的先知,那么,他一定被视为一种警示,一种令人敬而远之的、可怕的警示。” 高尔基认为他是“最伟大的天才”,“就艺术表现力而言,他的才华恐怕只有莎士比亚堪与媲美”。 身为文学家的陀氏没有写过一部哲学专著,却受到存在主义等现代哲学流派的推崇,被誉为最深刻的哲学家。 法国的纪德、加缪、萨特、莫里亚克等的创作均受到陀氏很深的影响。 德国的茨威格、里尔克、托马斯·曼、黑塞,奥地利的卡夫卡等都从陀氏的创作中受益。 英国的伍尔夫、劳伦斯等以及美国的C.L.路易斯等都对陀氏倍加推崇。这些作家都从陀氏对人性的深刻观察和对人类命运的思考中受到启发,从其创作中窥见到二十世纪哲学和文学的新走向。 爱因斯坦:“陀思妥耶夫斯基给予我的东西比任何一个思想家都多,比高斯要多。” “说陀思妥耶夫斯基向我们提示了生活,这是对的;但他的目的却在于使我们注意精神存在之谜。” 当尼采看过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之后,受到很大的震撼与感动。《罪与罚》引发尼采的因素很多,陀思妥耶夫斯基通过拉斯科尔尼柯夫说出了尼采的“强力意志”、超人哲学观点。?但是陀氏和尼采的分歧就在于此:前者揭示了超人思想对人毁灭性的影响,后者对之却倍加推崇。 思考题1 世界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评价是否为中国所熟悉?如果不,原因何在? 中国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接受 1.早期接受受到民族文化心理的影响 中国文化的中心是儒释道思想的结合,尤其推崇中庸哲学。中国古典文学中主要内容是章回小说中才子佳人的故事,有针砭时弊之作,但没有如此激烈动荡的内心世界描写,特别是对宗教精神的探求。 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揭示了人内心深处的矛盾复杂,浸透作家基督教世界观。务实而缺少宗教性是中国文化的特点,这也是陀氏在中国长期不被理解的原因。 思考题2 陀氏为何长期不被大多数中国读者接受?(从中国传统文化与俄罗斯文化精神区别来看) 周作人的《淑女》(1918《新青年》第4卷第1期,北京)。 1918——1950年代,大部分陀氏作品已经翻译成中文,著名的文学家、翻译家都注意到陀思妥耶夫斯基。鲁迅、茅盾、巴金、瞿秋白、韦丛芜等都有对陀氏的评论和翻译。 1926年鲁迅为韦丛芜译《穷人》写的序言中,对陀氏的洞悉:“显示灵魂的深者,每要被人看作心理学家;尤其是陀思妥耶夫斯基那样的作者。……又因为显示着灵魂的深,所以一读那作品,便令人发生精神的变化。灵魂的深处并不平安,敢于正视的本来就不多,更何况写出?因此有些软弱无力的读者,便往往将他只看作‘残酷的天才’。”人的灵魂的伟大的审问者。” 适应“五四”民主运动的精神,此时对陀氏的理解也集中于其笔下人道精神和社会性。 2.接受的第二阶段:对作家的扭曲与批判。1950-1980年代。 50-60年代政治传声筒与苏联的影响。批判现实主义、反动作家。 文革期间对待文化的虚无态度和对中国文化的“伤痕”反思。 文革对人性的洗礼与中国人内心的成熟。 思考题3 为什么说“文化大革命”使中国读者接近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世界? 3.接受的成熟阶段:读者的成熟与对外开放政策带来的新视角。 1980年代后对西方文艺理论的引入开辟了研究的新视角,尤其以复调为主。 思考题4 为何在八十年代的中国出现了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热? 90年代后俄罗斯宗教哲学家论著的翻译帮助人们接近作家的世界。 罗赞诺夫著:《宗教大法官》,张百春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 别尔加耶夫:《俄罗斯精神》雷永生、邱守娟译,北京三联书店,1996年, 索洛维约夫著:《爱的意义》,董友、杨朗译,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 弗兰克著:《实在与人》,徐凤林译,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 洛斯基著:《俄罗斯哲学史》,徐凤林、贾泽林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 梅列日科夫斯基著:《托尔斯泰与陀思妥耶夫斯基》,杨德友译,辽宁教育出版社, 舍斯托夫著:《在约伯的天平上》,董友译,北京,三联书店,1989年, 劳特著:《陀思妥耶夫斯基哲学》,沈真等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年, 董尚文:《圣爱与反抗—陀思妥耶夫斯基与鲁迅的价值信念之比较》,见《外国文学研究》1999年第1期 中国学者的研究: 何怀宏著:

文档评论(0)

带头大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