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律与民族语言.(徐鸣)doc.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旋律与民族语言.(徐鸣)doc.doc

教 案 【教学主要内容】 欣赏浙江民歌《采茶舞曲》、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及曲艺东北二人转《看秧歌》 对比普通话,分析方言特征,阐述旋律的“带腔性”。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在欣赏中,感受不同体裁民族声乐作品的魅力, 提升学生的基础能力及音乐鉴赏能力,加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 过程与方法:在欣赏浙江民歌《采茶舞曲》、曲艺东北二人转《看秧歌》及豫剧花木兰片段《谁说女子不如男》的过程中,通过听、动、演、赏、创等环节的互动,了解并学习简单的地方方言及音乐旋律,分析带腔旋律的特点。 知识与技能:认识三种民族声乐体裁:民歌、戏曲、曲艺;在与普通话的比较中了解地方方言特征;认识旋律与地方语言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分心音乐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分析三段“带腔”旋律的特点,学会如何利用地方方言把握旋律走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平时喜欢听什么歌曲啊?今天老师这里也有一首流行歌曲《爱拼才会赢》,我们一起跟着唱一唱好么? 2、播放通俗歌曲《爱拼才会赢》,闽南语与普通话的歌词对照,师生随着音乐共同演唱。唱毕提问: (1)这是一首采用哪个地方语言创作的歌曲? (2)它与普通话有区别吗? (3)让我们从离奉贤最近的浙江省开始,欣赏一首具有江南气息的浙江民歌《采茶舞曲》。 说明:《爱拼才会赢》是一首通俗歌曲,学生十分喜爱和熟悉,师生共同演唱更能引起学生共鸣,亲身体验到闽南歌曲旋律的走向特点。而问题(2)的提出,可使学生们很自然的答出闽南语与普通话的发音不同点,在此交流过程中,既让学生感受到闽南的发音,又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顺利导入到新课。 二、新授 (一)《采茶舞曲》 1、简介。(全曲以越剧的音调为素材,具有舞曲风格其中逗趣性的乐句,如一问一答,似年轻人在相互嬉戏火爆泼辣 歌 曲 与普通话相比 旋 律 《采茶舞曲》 读音靠前 具有地方语言腔调特点 《看秧歌》 卷舌音 《谁说女子不如男》 声调不同 (三)提出本课课题《旋律与地方方言》------“带腔”的旋律。 设计说明:此部分通过连线、表格的方式总结本课的两个知识点,一为三种不同的民族声乐体裁,此为了解点;二为三首乐曲因为地方方言的各具特点致使旋律的多姿多彩,使得旋律明显具有了地方语言腔调,此为本节课的核心点。并趁热打铁提出本节课的标题。使学生对本课有了一个清晰的思路,最终达到教学目的。 四、拓展 我国地大物博,不同地区的旋律因语言的不同而具有了“带腔性”,那么我国的旋律与其他国家,比如日本、印度等相比,是不是有不同点呢?为什么?请同学们课下借助各种手段,比如电脑、书籍寻找一下答案,我们将在下节课揭出谜底。 设计说明:高中生具备了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此部分的设计目的除了提出问题引起学生们解决问题的兴趣,为下节课顺利开展奠定基础,更重要的是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动手动脑的能力,将来做一个有思想的将才,达到我们音乐学科审美教育的目的。 教 学 流 程 总 结 知识点巩固 吸收巩固 总结 【教案设计说明】 本课是上海市高中使用教材音乐欣赏第二单元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标题是《旋律与民族语言》-----“带腔”的旋律。如今的高中生普遍偏爱流行音乐,而具有深厚底蕴的民间旋律对他们来说则是个盲区。本课针对此点,让学生在欣赏、对比、分析、总结、实践的过程中,感受带腔旋律的魅力,培养学生热爱民族音乐的情感,提高学生音乐审美观和表达音乐情感的能力。 在导入环节中,引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流行音乐,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导入新课。 新课教授环节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赏析浙江民歌《采茶舞曲》,即新课的“引入”。通过对此曲的欣赏、分析、总结,指出浙江方言与普通话相比的特点即发音的靠前及平舌音居多,在此基础上结合旋律演唱分析,并设问:如用普通话演唱浙江民歌,效果与原唱相比哪个更具本地特征呢?以此引入本课重点《看秧歌》。 第二部分是赏析东北二人转《看秧歌》,即本课的重点。设计欣赏此曲贴合了现今的“小沈阳”热,比较能受到学生的喜爱。而且我的家乡在北方,对于东北话也较为熟悉。在此部分中除了对运用赏析、对比、总结的教学手段,还插入了学习东北大秧歌环节,以此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感受东北旋律火爆泼辣 5 引入重点 重点 兴趣激发 铺垫 与其他国家旋律特点不同的原因 小 结 思维拓展 情感体验 课后延伸 《谁说女子不如男》赏析 1、欣赏《爱拼才会赢》 2、设问:与普通话是否有不同? 《采茶舞曲》赏析 《看秧歌》赏析 吸引眼球 欣赏、分析、总结、实

文档评论(0)

27524331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