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圆顶针 ? 圆顶针:为最普遍最简单的顶出装置﹐圆顶针及顶针孔都易于加工,因此已被作为标准件而广泛使用。 其类型可分为﹕单节顶针和双节顶针 2.扁顶针 ? 扁顶针:当成品空间较小、较深﹐不易排部较合适的圆顶针时采用 扁顶针,一般排部在成品的底部。 扁頂針 3.司筒 ? 司筒(頂管):當成品有boss時使用﹐一般排部在成品boss的底部。 成品 套筒內芯 套筒外壁 螺釘鎖固形式 壓板形式 顶出系统 6.斜顶 當成品中使用斜顶較多且其它地方不易排頂針時就可直接用斜顶來頂出成品。 斜顶 顶出系统 斜顶: 在制品有扣位,无法在正常分型方向出模,需侧向分型,可采用斜顶; 气顶: 对于一些深腔型制品,成形后易形成真空,不利于开模或顶出时,可以在前模或后模设计气顶来解决问题。前模气顶与后模气顶的设计方法相同。 4.推块 ?在一些模具中,由于成品的侧壁太深,极易包裹模仁产生很大脱模力.为使成品易于脱模使用推块配合顶针的顶出结构。 5.斜顶: 在制品有扣位,无法在正常分型方向出模,需侧向分型,可采用斜顶; 6.氣頂 制品 顶出系统 7.推板: 在制品不适合做顶针或顶块顶出时,可以采用推板顶出。 8.小推板 小推板頂出適用於筒形塑件,薄壁容器以及各種罩殼形塑件的脫模頂出.這種頂出機構的主要特點是頂出力均勻,平穩,頂出力大,塑件不易變形,而且表面不留頂出痕跡,結構也比頂管脫模機構簡單,不需設置復位裝置,合模時靠母模板分形面的推力即可使頂出機構復位.這種結構的缺點是型腔和型芯需分別設在公模和母模上,成型出塑件外形與內孔間的同心度較低。 小推板 顶出系统 排气系统: 指在塑料熔体填充注射模腔的过程中﹐将模腔原有的空气外﹐还有塑料含有的水分在注射温度下蒸发而成的水蒸气﹑塑料局部过热分解产生的低分子挥发性气体﹑塑料辅助剂挥发(或化学反应)所产生的气体以及热固性塑料交联硬化释放的气体, p排出模腔的通道。 1.14 排气系统 7.2 排气槽开设位置 产品充填末端加开排气槽 分型面排气槽设计要求 1)环绕产品做一圈环形排气槽: 2)周边开排气通模胚外; 3)在胶料流动的未端或夹水线结合处开排气; 注:在位置不确定情况必须做模流分析。 环形排气槽 7.3排气槽标准 排气槽尽量做在便于加工位置 7.4 排气应用 产品内部困气 产品非外观或次外观增加排气镶件、镶针 目录 一 塑胶模具基础知识 二 塑胶模具结构设计应用 三 注塑成型原理及注塑工艺 四 产品结构与模具结构优化应用 结构设计的最低预留空间 斜顶的预留空间 S 6度 5mm封胶 2mm 8mm 6度 E121104-CM4173水箱T3 弹快三面加耐磨快固定在A板上, 左右弹快B板上要加导向条.导向条的斜度需要比弹块两侧的小。 前模弹快和后模行位注意避空位置 推快\推板和后模要有0.2~0.5的级位,防止擦伤后内模. 行位镶针太长时要加遂道定位 E120581-CM4277-V水箱(硬模) 柱位司筒顶出,要加吹气冷却 前模弹块三板模,面板厚度需按导柱的1.5倍再加20MM,加扣机防弹块回弹. 产品是AS料,模胚强度要用公式分析后再加20MM,模胚做周圈原身虎口定位, 左右弹块加导向条, 为防止偏公,后模藏框深度保证产品后模总高度的2/5,宽度加大后可适当减少藏框深度。(后模长方向两边加耐麻块.此点待考虑)。 目录 一 塑胶模具基础知识 二 塑胶模具结构设计应用 三 注塑成型原理及注塑工艺 四 产品结构与模具结构优化应用 注塑模具成型设备 射出成型機主要組成單元 動作流程 射膠 鎖模 關模 頂出 開模 冷卻 保壓 充填 二板模具構造簡單,製作容易,所有射出成形用模具的基本製作與射出原理都以此為出發點。 母模 公模 常见分型面处理方法 1.8.5 成型零件系统 1.9.1 浇注系统 浇注系統-流道截面形狀 主要分三種 1.圓形 2.半圓形 3.梯形 1.9.2 浇注系统 分流道的类型: A、圆形截面:流道形状效率较高,凝料少。 B、梯形截面:面积比圆形流道多出39%,更加浪费,但是与圆形流道相比的唯一优点是制造简便。 C、 U形截面:又称改良式梯形流道,結合圆形与梯型的优点改良而成,面积仅比圆形流道多出14%。 1.9.2 浇注系统 流道系統-示意圖與實品 1.9.3 浇注系统 A、尽短原则 B、平衡进入原则. C、大与小的综合考量(阻力、殘余应力、 材料、保压、冷却时间) 流道设计考虑因素: 1.9.4 浇注系统 浇注系統-澆口形式 直接澆口 方形邊緣澆口 搭接澆口 扇形澆口 薄膜澆口 圓盤澆口 點狀澆口 潛狀澆口 並有下列幾種形式 1.9.5 浇注系统 浇口设计原则: 1、 自动化 2 、流程短 ,流动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96张各类数据安全治理数据安全管理体系架构图网络安全信息安全运行数据分类分级架构可编辑PPT资料.pptx VIP
-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旭华微党课ppt课件.pptx VIP
- 2024-2025学年北京西城区七年级初一(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pdf
- 军史课件(精华版).ppt VIP
-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变化与解读.pptx
- 2025年软件资格考试信息系统管理工程师(中级)(基础知识、应用技术)合卷试卷及答案指导.docx VIP
- 医美整形咨询师案例成交话术(全).doc
- 好书推荐名著导读《骆驼祥子》阅读分享PPT课件.pptx
- 企业春节后复工复产工作方案.doc
- 04水平四 七年级 武术18课时大单元计划+《健身长拳》.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