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营养化水体的生态修复技术进展.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富营养化水体的 生态修复技术进展 Advances in Eco-Remediation Technology of Eutrophicated Water 概论 水体富营养化及其影响 生态修复技术进展 结论 概论 环境生态修复技术 优点 应用灵活,节约投资和运行费用 最大幅度地降解污染物 无二次污染 缺点 耗时长 条件苛刻 水体富营养化及其影响 水体富营养化现象 总磷0.02ppm 叶绿素a10?g/L 透明度2.0m 深水DO10%饱和溶氧量 (USEPA评价标准) 我国水体富营养化现状 水生植物 研究进展 水生动物 研究进展 生物操纵 自净系统的强化 微生物制剂的使用 人工湿地 研究进展 底泥疏浚 结论 系统工程 生态修复技术处理效率的提高 水体管理政策 澳大利亚流域管理支持系统(CMSS) 公众意识和公众参与 * 作用 分类 研究进展 人工浮岛 后续管理 水生植物水花生、水浮萍、满江红、紫菜对雷氏衣藻有克制作用;沉水植物金鱼藻、马来眼子菜和苦草对栅藻、月牙藻等藻类都具有抑制作用 张圣照等研究了太湖富营养化对水生高等植物及植被恢复的影响,用盆栽试验、壮芽直播试验研究了水体透明度对水生高等植物生长繁殖的影响,并恢复和重建了漂浮植物、浮叶植物及沉水植物群落 王国祥等采用群落镶嵌技术在重富营养化湖泊内成功恢复了多种生态类型的水生植物,研究了在低透明度的富营养化水体中水生植物的恢复过程、镶嵌群落对富营养化湖泊氮素循环、水质改善以及生态系统结构的影响。 作用 分类 研究进展 生物操纵 蚌类能滤食水中悬浮的藻类及有机碎屑;螺蛳主要摄食固着藻类,同时分泌促絮凝物质,使湖水中悬浮物质絮凝,促使水变清 滤食性鱼类,如鲢鱼、鳙鱼等可以有效去除水体中的绿藻类物质,使水体的透明度增加。研究发现,滤食性鱼类能抑制水华的鲢鳙生物量为40~50g/m2 武汉东湖的蓝藻水华肆虐多年,但自1985年起突然消失后至今未见复发,认为鲢鳙鱼的大量放养是水华消失的决定因素 水域面积较大的水体会成为许多蚊蝇等害虫的滋生场所,在水中投放鲫鱼,可以摄食这些害虫的幼虫 由Shapiro提出的,即用调整生物群落结构的方法控制水质,主要是调整鱼群结构,主要用于小而浅、相对封闭的水域 Benndorf提出了生物操纵的磷负荷阈值,认为只有当磷负荷低于阈值时,下行效应才能在食物链网的底层起作用 Benndorf进一步分析了一些生物操纵的试验结果,认为由于鱼类、浮游动物对食物的选择性以及浮游植物的适应性,在食物链网的底层食物调控的影响局限于浮游植物结构的改变而不能降低其生物量。生物操纵技术有待发展和完善 DO作用 AQUA TECH、OTTERBINE 有效微生物(EM) 李雪梅等在华南植物园已重度富营养化的人工湖做投加多糖EM制剂试验,从投菌之日起经过2.5个月,湖水透明度从0.09m提高到0.48m;停止投菌45天,透明度回落到0.3m Clear-Flo、MAKERPAN、“科利尔”、“西菲利”系列活菌 作用 研究进展 苏州河 “梦清园”、江苏省五里湖采用了淹没流人工湿地 Lin等对人工湿地脱氮除磷的效果进行研究,氨氮去除率为86~98%,磷去除率为32~71% 尹澄清等研究了白洋淀水陆交错带对陆源营养物质的截留作用,总氮、总磷截留率分别达42%和65%,正磷酸盐、氨氮截留率分别达70%和65% 刘文祥用滇池边的低洼弃耕地改建了1257m2的人工湿地,总氮、总磷去除率分别为60%和50% Arhemier等利用博弈模型对瑞典南部近海富营养化地区进行研究发现,更改农业生产模式可减少约30%氮排放量,人工湿地仅能减少约5%。人工湿地技术还需要研究改进 二次污染 底泥处置 *

文档评论(0)

27524331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