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膜法分离简介 1748年,Nollet观察到水可以通过覆盖在盛有酒精溶液瓶口的猪膀胱进入瓶中发现; 19世纪中叶发现了透析现象才重视; 1864年,Moritz Traube制成了第一张人造合成膜 亚铁氰化铜膜; 1950年,W.Juda等试制成功第一张实用价值的离子交换膜; 1960年,Loeb和Sourirajan创制了提高盐截留率和水通量的不对称二醋酸纤维素反渗透膜,制成了第一张高性能膜。可以说,非对称膜的研制成功,使反渗透过程从实验室走向工业应用。 经过200年的发展,形成了较为完整和系统的基础理论; 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分离膜的研究和制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例如:高分子学科、近代分析技术; 现代工业的需求; 节能、低品位原材料再利用、消除环境污染的生产新技术等。 膜分离技术特点(一) 膜分离是一个高效的分离行为; 90%的乙醇水溶液、N2和H2的分离,与萃取等的对比。 能耗非常低; 相比传统分离: 蒸馏、蒸发、等 多数分离过程的工作温度在室温; 在医药工业、生物技术、食品加工等方面 膜分离技术特点(二) 规模和处理能力可在很大范围内变化,而其效率、设备单价、运行费等变化不大; 设备体积小、占地较少等; 可以方便的插入现行生产工业,不必进行较大改变。 膜分离设备本身没有运动的部件,很少需要维护,可靠度很高; 按膜的材料分: 醋酸纤维素膜、聚砜膜、聚砜酰胺等 按膜的结构分: 对称膜、非对称膜、液膜等 按膜的用途分: 反渗透、超滤、微滤电渗析等 按膜的作用机理分: 多孔膜、致密膜等 按孔径分类的分离膜 主要膜分离过程 膜透过操作方式 各類膜分子截留率 微濾膜 0.1 - 1 微米 超濾膜 6K - 100K 分子截留率 超薄濾膜 500 - 6,000 分子截留率 鈉濾膜 150 - 500 分子截留率 反滲透膜 50 – 150 分子截留率 普遍应用于化工、电子、轻工、纺织、冶金、电力、石油、食品等行业。 微滤:35.71% 反渗透: 13.04% 超滤: 19.10% 电渗析: 3.42% 血液透析: 17.70% 气体分离: 9.32% 其它:1.71% 主要工業 主要工業 主要工業 反渗透系统膜组件部分 基本原理 分离机理 反渗透膜、组件、装置 反渗透-基本原理 反渗透-分离机理 氢键理论 Reid)等人提出的 ,基于一些离子和分子能够通过膜的氢键的结合而发生联系,从而通过这些联系发生线形排列型的扩散来进行传递 优先吸附—毛细孔流理论 索里拉金等人提出了优先吸附——毛细孔流理论 溶解-扩散理论 Lonsdale和Riley 氢键理论 优先吸附—毛细孔流理论 反渗透-反渗透膜、组件、装置 膜材料 醋酸纤维素类反渗透膜; 芳香含氮高分子反渗透膜; 聚哌嗪类复合膜; 膜性能应具备: 脱盐率高、透水率大; 机械强度好,耐压密; 化学稳定性好; 使用寿命长、性能衰减小; 制膜容易,价格低廉,原料充沛; 还有其他耐溶剂、高温、氯等 双层复合膜结构 反渗透-反渗透膜材料 醋酸纤维素类反渗透膜 反渗透-反渗透膜材料 芳香含氮高分子反渗透膜 反渗透-反渗透膜组件 板式组件: 系紧螺栓式、耐压容器式 管式组件: 内压式、外压式 螺旋卷式组件 中空纤维组件 各种组件性能比较 卷式膜结构 膜的动画效果 反渗透原理 反渗透—衡量膜性能的主要参数 水通量 温度; pH; 压力; 浓度; 透盐率 电解度; 极性; 离子电价; 水合程度; 分子量; 异构体的支链程度; 通量衰减系数 反渗透原理 RO原理简介 反渗透-反渗透装置的组合形式 多级串联式; 多级组合式; 带有中间升压泵的三段组合式; 浓缩循环方式; 典型反渗透系统设计 典型反渗透系统设计 典型多段反渗透系统 简单多级反渗透 钢铁企业污水回用工程 海水淡化工程 市政污水回用工程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