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天堂 千年苍茫通天河.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最后的天堂 千年苍茫通天河.doc

最后的天堂 千年苍茫通天河   古典名著《西游记》中,是这样描述通天河的:“师徒方登岸整理,忽又一阵狂风,天色昏暗,雷烟俱作,走石飞沙。但见那:一阵风,乾坤播荡;一声雷,振动山川。一个闪,钻云飞火;一天雾,大地遮漫。风气呼号,雷声激烈……那风搅得个通天河波浪翻腾,那雷振得个通天河鱼龙丧胆,那闪照得个通天河彻底光明,那雾盖得个通天河岸崖昏惨。”   风景那么美   从称多县歇武乡到结古镇约50 公里的路程,被称为玉树高原的“绿色长廊”,绿树葱茏,青稞碧绿,远山含翠,溪流轻绕。一路走来,九曲十八弯的溪流总在我的视线左右,像是舞动在山谷中的绸带闪着粼粼波光,唱着欢乐的歌,顺着峡谷滔滔奔流。   穿行在绿色长廊中,人的心情如天上的白云般悠然明快。茫茫草原被抛在了身后,代之而来的是静谧的田园风光,连色调都变得丰富多彩:碧绿的丛林、多彩的原野,一排排架在木杆上晾晒的青稞,半山上幽静的民居,偶尔走过的荷着农具的村民,不时传来的犬吠声,几只身形娇小的山羊……正当我打开车窗,贪婪地呼吸着山野新鲜清凉的空气时,忽见前方高高耸立着一座纪念碑,原来,我已进入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地带了。   此刻,走在通天河的大桥上,素来怕水的我战战兢兢,不敢俯视。正值洪水季节,前夜一场大雨使得河水暴涨。遥望前方,峡谷之中巨浪排空,狂奔而来,脚下的河水,激浪滚滚,深不可测,卷起巨大的漩涡和白浪,互相碰击着、翻滚着,发出訇然的巨响,以不可阻挡之势向前奔流,一时间地动山摇,令人头晕目眩,两腿酸软。当年唐僧师徒从西天取经返回时,在通天河经历了最后一难:被老鼋倾入河中,随身携带的经书也被河水打湿。那白净文弱、细皮嫩肉的唐僧,想来比我此番走过通天河时更惊惧百倍,倒是令人佩服。   传说那么多   玉树素有牦牛之乡的美名。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玉树草原水草丰美,牛羊遍野,凡人的幸福生活就连天神见了也嫉妒。他派一头神牛下凡,并令它3天之内啃光牧草、踏平青山。谁知,神牛下凡后被康巴人的热情和善良所感动,不仅违背了天神的命令,还替人类犁地耕田。天神怒降天火,玉树灾难临头。于是,神牛奋不顾身喷出洁白的奶水浇灭天火,自己却被天神降罪变成了石头。从此,草原上矗立起一座神山,神山中流出清澈的泉水,这就是通天河来源的传说。   无论何时,走在玉树的荒野或草原、山巅或深谷,都能够见到这种外形粗犷、桀骜不驯的动物。它们有着长长的皮毛、粗大的犄角,奔跑起来四蹄腾飞,撼天动地。然而,这种被称为高原之舟的动物,却和玉树著名的藏獒一样,是人们最忠实温驯的朋友。   在苯教的传说中,许多山神最初的形象都是牦牛,这为后来的藏传佛教所吸收。传说莲花生初到藏地降伏了白牦牛神,使其成为藏传佛教的护法神。藏族人将白牦牛视为吉祥的象征,奉为神牛。牦牛帮助人们驮运农具,搬家转场,为人们提供新鲜的肉食和牛奶,毛皮被人类用来御寒取暖,就连牛粪也是上好的燃料。它既是藏地人们的生产资料也是物质财富,还是人们供奉敬仰的对象,成为藏族文化最深入人心的象征。   在神山之巅、圣湖之畔或江河源头,常常能看到人们供奉的巨大牛角,这既是对原始图腾的敬畏,又可镇妖伏魔,禳灾解祸。玉树人喜爱牦牛,敬惜牦牛,赞颂牦牛坚忍不拔的耐力和不畏酷寒、吃苦耐劳的精神,不仅为牦牛举行“选美大赛”,向全州乃至全省推广优良畜种,还将民间组建的足球队命名为玉树康巴牦牛足球队。   岁月那么久   眼望前方,不远处的河畔有一棵虬枝苍劲的古柏,枝叶间缠绕着层层叠叠的经幡,树下一座小亭子,下方立有一块大石。据说,那就是唐僧师徒狼狈上岸后,在河畔大石上晾晒打湿经书的“晒经台”。经历漫漫岁月的洗礼和风雨的侵蚀,小亭子早已显得破败,却更能激起人们对悠悠岁月的遐思。   下得桥来,方才定下心神,细细打量这唐蕃古道上著名的渡口。通天河两岸,高山峡谷幽深奇伟、层峦叠嶂、沟壑纵横,通天河水于那?f岩峭壁之中夺路而出,奔腾咆哮,势不可挡,果然是处极其险峻的隘口!此情此景,令人不由想起当年在抗击廓尔喀入侵西藏的战争中,作为大将军福康安的心腹幕僚、清代前期咏藏诗人杨揆描写通天河的诗句:   河流兮通天,   去天岂云遥,   我行策马随神飚,   穹庐夜卧蒙征袍,   心魂靡散无所倚,   访徉旷宇谁赋归来招。   直到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在这条西宁通往玉树、西藏的必经之路上,通天河渡口都是一个令人谈之色变的天堑。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孜孜于货物贸易的商贾、来往汉藏两地的使者、手摇经筒顶礼膜拜的信众、为谋生四处流浪的手工业者,莫不肩挑手提,望河兴叹。   如今,一桥飞架,天堑变通途,昔日的艰难险阻,都已成为过去。巍巍大桥代替了昔日的牛皮筏子和木船,犹如壮丽的彩虹飞架在大河两岸。第一座通天河大桥的设计者回忆说,当时因为春天河流湍急,无法作业,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