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武生泰斗.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最后的武生泰斗.doc

最后的武生泰斗   1990年,72岁的王金璐在电视剧《武生泰斗》中主演“武生泰斗”林玉昆,受到观众的热捧。戏剧家马少波赞誉其为“当代武生泰斗”,从此王金璐就多了一个雅号。此前,这四个字几乎是前辈武生名家杨小楼的专属,同样有资格担此称号的只有俞菊笙、黄月山、尚和玉、李兰亭、盖叫天几位开宗立派的京剧大师而已。   王金璐一生传奇。“奇”者有三:少年成名,十几岁时已红透半边天;盛年被迫脱离舞台,但并未因此折戟沉沙;晚年成就辉煌,重新登台的他从60岁一直演到年逾九旬,并且桃李满天下。   心怡武生   1919年,王金璐出生在北京城一户贫寒人家,11岁那年为了吃口饱饭,他考上当时的新式戏曲学堂――中华戏曲专科学校。因为扮相端庄、嗓子响亮,他被分在老生组,兼学老旦。但他自己则心怡威风凛凛的武生行当,经常偷听武生组的课。   那时候戏校是边学戏边演出的教学方式,幼年王金璐悟性极高,又非常刻苦,很快成为“科里红”。1935年,校长焦菊隐为培养人才,决定让王金璐和师兄王和霖一起拜在当时已享有盛名的京剧须生马连良门下。王金璐认真跟随马先生学习老生,但心中挥之不去的还是“杨小楼”三个字,他对杨派武生的挚爱似乎是与生俱来的。   同年,王金璐在吉祥戏院贴演(义演)了自己的第一出武生戏《两将军》,台下老观众没想到平时唱老生的他武戏演得这么好,惊诧不已,王金璐一炮而红。此后某日,戏校演出《战宛城》,扮演张绣的傅德威突然因病告假,这出戏其他人没学过,找不到救场的演员,但王金璐私下早“偷”会了,于是自告奋勇把这出戏演了下来。此后他又曾出色地救场《安天会》和《龙门阵》,这让当时戏校的杨派总教习丁永利先生吃惊不小,正式把他调入武生组。王金璐夙愿得偿,自然异常刻苦,此后几年,逐渐成为学校的台柱子。   事业中止   1937年《立言报》举办童伶竞选,王金璐荣获“生部冠军”。1940年由焦菊隐、翁偶虹、丁永利等先生坐镇,王金璐与同学李玉茹、储金鹏等合组“如意社”,奔赴上海演出,开始了闯荡江湖的搭班生涯。此后十年间,他艺事大进。 1957年赴西安演出,受到了西北父老的热烈欢迎,遂调入陕西京剧团。   正当其艺术之路如日中天时,一场突如其来的舞台事故中止了王金璐的京剧事业。1959年,他带团在河北邢台演出《冲霄楼》,因工作人员的失误严重摔伤。由于当时巡演任务繁重,王金璐忍着巨大的伤痛继续奔波,再回到西安已是半年后,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机。次年他拖着病体回北京养伤,不甘地离开了心爱的舞台。其间他依然坚持每天练功,梦想有一天能够重返舞台。然而1966年那一场铺天盖地的浩劫来了,又是十年。   重焕光彩   1978年,文化部组织老艺人内部演出,年届六旬的王金璐呈报的剧目是武生的看家戏《挑滑车》,戏目一贴,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当年的伤病是否完全恢复?20年没有登台还行不行?   演出那天,李万春、高盛麟、傅德威、尚长春、张云溪、姜铁麟等京剧界著名武生艺人悉数到场,大家都为王金璐捏一把汗。开场“起霸”的“月亮门”先把大家镇住了,王金璐的腿功在这一班武生中可谓无出其右;接下来的“闹帐”,把杨派“武戏文唱”发挥到极致,虽然当年的那副好嗓子被浩劫“革”了去,但是如今的嗓音更偏向遒劲稳健,有种沧桑感;“走边”的身段灵活矫健,靠旗的“抖、揉、转、撞”边式利落;“大战”一场的开打酣畅淋漓,“枪花下场”也精彩绝伦;最后“挑车”把演出推向高潮,“摔岔”“压马”“挑车”,最后“僵尸”收尾,引爆全场。   蛰伏了20年,花甲之年的王金璐终于焕发了艺术的第二春。此后他被调入中国戏曲学院授课,边教学边示范演出。他与夫人李墨璎一起,先后整理恢复演出了《挑滑车》《走麦城》《翠屏山》《恶虎村》等杨(小楼)派、黄(月山)派剧目。   上世纪90年代后期,与王金璐相同资历的一批武生名家相继过世,他成了硕果仅存的前辈武生名家,传承武生表演艺术的担子几乎落在了他一个人的肩上。在戏曲学院执鞭近30年,他培养了叶金援、赵永伟、周龙等一大批京剧武生演员。   今年6月1日,97岁的王金璐在家中安详去世,带走了京剧的“武生泰斗”时代。 3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