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鲜电商遭遇淘汰赛.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鲜电商遭遇淘汰赛.doc

生鲜电商遭遇淘汰赛   1%盈利,4%持平,88%略亏,剩下的7%处于巨额亏损,倒闭与融资并行,冰与火两重天的煎熬,生鲜电商企业正在经历一场淘汰赛。   十一黄金周前,一则消息再次轰炸了生鲜界:号称为消费者提供“精选食材”的生鲜电商壹桌网突然全部商品下架。其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公开信息称是进行业务调整,暂停生鲜订购服务。一时,让本已是风雨飘摇的生鲜界更是人人自危。   其实,早在今年4月,曾是上海生鲜电商巨头的美味七七就突然倒闭,这家由亚马逊背书的生鲜电商从投资到倒闭还不到一年时间;7月,半成品净菜电商青年菜君被曝出因投资人跳票公司陷入崩盘困境;同月,生鲜O2O品牌爱鲜蜂大规模“劝退”员工,将全国1100人左右规模缩减至700人左右;8月,生鲜O2O企业果食帮宣布停业……   生鲜电商们正在经历新一轮的淘汰赛,一边是关停、裁员和关店,一边是天猫、京东、苏宁易购等巨头的进入与加持。生鲜走向电商化,不可逆转。那么,哪些因素制约着生鲜电商的发展?生鲜电商又应该如何生存下去?   万亿生鲜是风口   生鲜电商萌芽于2005年前后,彼时大多是区域性小规模的经营,直到2012年,京东7000万美元领投天天果园;阿里巴巴投资易果网;亚马逊投资了包括美味七七、21cake、都乐中国、獐子岛;苏宁超市上线苏鲜生正式进军生鲜品类;华润万家上线e万家主营生鲜类目;顺丰上线顺丰优选……各巨头开始扎堆入局,生鲜电商业也在资本和巨头的重金加注下扶摇直上。   生鲜电商为何有如此吸引力?究其根源,在于其高速增长的千亿级市场规模,给投资者带来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据权威机构艾瑞发布《2016中国生鲜电商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15年中国农产品交易规模达4.8万亿元,同比增长24.8%,预计到2018年可达11.2万亿元。而生鲜电商2015年交易规模达497.1亿元,同比增长80.8%,预计到2018年可达2365.8亿元。生鲜电商的交易量仅占整个农产品交易规模的1%,发展潜力巨大,已然成为下一个风口。   而随着收入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年轻人群和中产阶级对于生鲜上门的需求会变得更加强烈。企鹅智库在2015年做过一次在线调查,统计发现当年网上购买过生鲜的人占24.5%,没买过但是有兴趣尝试的人占48.1%,加在一起的总消费意愿超过70%。且随着城市居民对农产品消费已从追求安全趋向于追求品质,生鲜电商获得持续发展的源动力,因此巨头与资本方不愿意也不可能放弃这个风口。   95%赚不到钱   那这个领域真的谁都能分一杯羹吗?   来自中国农业生鲜电商发展论坛的一组数据显示,目前,全国4000多家生鲜电商企业中,仅有1%实现了盈利、4%持平、88%略亏、剩下的7%处于巨额亏损的状态。   这意味着,生鲜电商行业有高达95%比例的企业在亏损。“要么亏损,要么巨亏”几乎成了生鲜电商的生存写照。   从这点来看,生鲜电商的确难做。齐鲁证券农林牧渔行业分析师胡彦超对记者表示,生鲜电商的成本较高,其中物流成本5%、仓储成本10%、管理成本15%、损耗在8%、推广成本10%以上,尤其是区域生鲜电商成本更高。而生鲜电商的客单价在100元左右,毛利润不超过30%。“很多企业都是在贴钱。”      对此,天天果园CEO王伟同样对记者表示:“水果和生鲜品类的电商想要稳定盈利,客单价起码要做到150元以上,毛利30%以上。”   而生鲜商品的易损耗和非标准化也是影响盈利的关键因素。王伟表示,“易损耗的特点,决定了初入行业的公司面临着比同行高得多的运营成本和投诉。非标准化的特性,决定了公司不可能做一个甩手掌柜――只要搭好了平台,做好了流量就万事大吉。它需要行业公司比农民更懂农业,比物流商更懂物流,比包装厂更懂得设计包装。”   可见,生鲜电商是一个潜力无限的行业,却不是一个谁都能赚钱的行业。   冰与火的煎熬   资本最终都是要盈利的。没有良好的盈利模式,也就意味着最终只能被舍弃。   2015年大部分的生鲜电商都遭遇了资本寒冬。“2015年8月5号开始,我的投资人跟我发微信,说资本市场转冷,让我节约现金流。果然,8月份开始,生鲜行业出现大量问题,比如补贴抢占市场、大量刷单等等。”王伟对记者表示。   于是,2015年下半年开始,很多公司陷入资金枯竭,2016年上半年从美味七七公司倒闭开始连锁反应。“据我所知,至少四五家公司陷入资金枯竭,有几家公司已经卖掉了,或者开成便利店,还有一些公司大幅度裁员或者倒闭,剩下的就那么几家公司。”   果食帮就是倒闭中的一员。记者注意到,其停业声明里有这样一句话“弹药总有耗尽的一天,这一天,没想到,来得这么快。”这其中不无对资本的无奈。   不过,资本并没有撤退。就在频现生鲜电商倒闭门之时,易果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