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千年古法烧制一只漂亮的饭碗.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用千年古法烧制一只漂亮的饭碗.doc

用千年古法烧制一只漂亮的饭碗   面朝大山,炒茶,种菜,采野果,去早市收购玩物,规划门口的那片田地该种怎样的作物……其弈和知音这对年轻夫妻,把古书中记载的神仙眷侣的日子搬进了现实。他们动手建设『活化石』柴烧窑,共同探索已有千年历史的烧窑技艺,其作品多是日常生活中实用的器皿,有浑厚、古拙的美感。生活与工作皆随意、自然,倒也各自枝繁叶茂。      埋下好奇的种子   景德镇的郊区,山路蜿蜒,黄色水泥路的尽头有大片绿色稻田,稻田中央的二层小楼就是其弈和知音的家,是他们一砖一瓦亲手所建。两人都喜爱“有时间感”的物件,所以不少家具、器物来自旧物市场,生活区的布置质朴而大气。朴拙的柴烧陶器,随意安放在屋外旧木料搭制的展架上。屋子面向稻田和远山的一面没有墙,是完全开放的。门外是田,屋后是山,清澈的溪流穿过稻田,脚下的土地长期湿润,生长着繁茂、鲜嫩的覆盆子。   2006年初到景德镇时,其弈印象最深的是空地上卖各种古旧瓷片的小摊。出于好奇,他也跟着路边那些“专家”去拆迁地带挖瓷片。当地制瓷历史悠久,地下每个角落几乎都散布有各个时期的各种碎片。如今很多高楼耸立的地方,那时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挖掘现场,开发商动工日期将近,“淘瓷” 者们争分夺秒,挥着锄头扬着箕土,形成一道奇观。   如今景德镇市中心超市的位置,是当年其弈最常去的“淘瓷地”,地下曾挖出大量明代霁蓝碗底,漂亮极了。十八桥附近的老弄堂,房主刚迁走,“淘瓷”者三五一组就在屋内开挖,这里的地下清代瓷片很多,特别是不少市场热销的“清三代”的碎片。在今天的景翰商场一带,发现了很多晚清的民用青花碗、鼻烟壶、民国时期的小药盒,还有瓷质洁白的出口瓷,碗底用青花写着扭捏的英文“China”。   在这些“淘瓷”者中,其弈是个另类,每个坑口都看看,有机会就闲聊两句,总是在别人舍弃的坑洞、土渣中找寻自己的宝藏。“他们对我找到的东西也很好奇,但看过大都是不屑地笑笑。偶尔有人说:这个不错,某年代典型特征,釉水好,器型正,青花发色很好;或者:这个釉色油润有光,足底有一圈火石红,是只有柴烧窑才可能出来的效果。”   日子久了,“只有柴烧窑才可能出来的效果”这样的话也越听越多,但关于柴烧窑,其弈没能打听到更多信息。柴烧窑的技法是不外传的,直到现在还是传男不传女,有些规矩只是圈内人口耳相传,真假难辨:柴要用树龄十年以上的松木,需自然存放3年以上,然后劈成长35厘米、宽而薄的片状;烧窑的节奏要严密,装窑要注意留好火路,方便升温和保温;开烧当天,天气必须晴朗通透,有上升气流,烟囱抽力更猛;还有说得更玄的:主持烧窑的把桩师傅要算卦定日子,烧窑当天窑主要上门请把桩师傅,师傅出门先迈左脚还是右脚关系重大……   从此,柴烧窑就成了埋在其弈心里的一个谜,他 一直想要解开。      让一切法度松弛下来   为了探寻古老的柴烧窑技艺,其弈在景德镇辗转走了多个古式作坊。听说鹅湖镇有个作坊要开烧,他特意赶过去。把桩师傅如同一个强大而自信的指挥官,观察着窑内外的每个细节,包括火焰的颜色、黑烟的浓度,给出相应的指令,控制每次投柴的时机与数量。24小时后,这个巨大的窑温度从室温升到1300℃以上。没有现代化测温设备的辅助,这一切全凭经验。几千件制作精良、价值不菲的瓷器,命运就在就此一烧。   其弈也曾到天宝大龙窑学习烧制。这里的窑规模更大,可以烧制大缸、瓦片。凌晨3点,70岁的金师傅准时为烧窑点火,天亮后,几个帮烧的师傅一边工作一边说笑打趣,一派轻松,只有金师傅从不闲着,观察上下火孔的颜色,留心着烟色,仔细观察窑内的器物。指挥着说:“这一孔再投几轮,之后往上推进一孔。”龙窑烧制是从窑头依次烧到窑尾,其间有许多投柴孔,要把握每一个孔的烧制节奏。金师傅凭借的同样是老道的经验。不同的窑、不同的器物,对温度等的要求也不同,仿古瓷要求器物近似古人之作,所以原料、工艺皆遵从古法习惯,有些技法、习惯可能与几千年前是一样的。      后来其弈又跟随日本和美国的柴烧专家,在北京和陕西富平的两个陶艺工作室进行柴烧创作。经过一段时间的游学,其弈认识到,技术、原理的掌握与自我运用之间其实存在着巨大的空间,这个空间有待自己去发掘,并无定式,不一定要遵循古法。“对我来说,柴烧依然神奇,但不再神秘莫测。而让一切法度都松弛下来,体会全然放松的自由,是我一直期待的创作方式。我想,我可以一个人慢慢去探索、完成所有的工序,从泥土到器物,到窑炉,再到烧制,不管最终结果如何,这个过程就是我所要的全部。”   2009年8月,在景德镇山野中的一个半地下室,其弈设计、建造起自己的第一个柴烧窑,器物也是自己制作。   各种尝试,伴随着各种挫折。其弈烧的第一窑,经过49个小时的奋战后宣告失败,仅有底部一两层的几个作品还不错,其他绝大多数还和刚放进去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