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与乌镇美食.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茅盾与乌镇美食.doc

茅盾与乌镇美食   浙江乌镇是20世纪三十年代作家茅盾,和近代画家丰子恺的故乡。茅盾的短篇小说代表作《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等,都是以旧时的乌镇为舞台的。这里有茅盾的故居,古老的宅院里萦回着他童年、少年、青年时代的轨迹,镇上不时掠过他小说中的人物原型和叙事场景。无情的韶光,在乌镇好像是永远停驻的。      乌镇本是个因唐代名将乌赞而得名的小镇,现为江南水乡“六大古镇”之一,与周庄、同里、用直、西塘、南浔齐名。镇里古风犹存的 东、西、南、北四条老街,呈十字交叉,构成双棋盘式的河街平行、水陆相邻的古镇格局。镇民傍河而居,街道两旁清一色的明清古建筑,衬着河上的石桥,一派小桥、流水、民居的江南古镇风韵。茅盾在散文《大地山河》中,就曾如此描写乌镇:“人家的后门外就是河,站在后门口,可以用吊桶打水,午夜梦回,可以听得到橹声,飘然而过……”   镇东的“立志书院”,便是茅盾少年读书之处。镇上的东栅、西栅 老街,是中国保存最完好的明清建筑群之一。茅盾故居就位于东栅的观前街上,是他用《子夜》的稿酬亲自改建的,古雅恢宏,现已辟为纪念馆,展出他许多珍贵的遗物。园子里有一株他亲手植的棕榈树,如今已亭亭如盖了。街对面的老杂货店据说就是他的小说《林家铺子》的原型,现在挂上了一块黑底金字的牌匾,题着“林家铺子”四个大字,专卖字画古玩。老板并不姓林,却乔装成电影《林家铺子》里的老板模样,披着长袍马褂,跟好奇的游客们热情的寒暄。      乌镇美食也是隽雅甘芳的。乌镇是战国时代吴、越两国的分界点,也是四乡辐辏的名镇,餐饮业一向发达。乌镇又位于太湖南部,是典型的江南鱼米之乡,盛产丝绵,自古富庶。因此镇内大小饭店遍布,以经营本帮菜的首肉(红烧肉)、荷叶粉蒸肉着称的百年老店“九江楼”“三山馆”,和以红烧羊肉、山羊大面闻名的“沈记”“钱长荣菜馆”,以及应家桥畔的 “三珍斋酱鸡店”最为名闻遐迩。此外,姑嫂饼、三白酒、杭菊等特产,也素富盛名。   茅盾成年后,多半住在上海、日本、北京,或求学,或工作,口味应该很四海了,但有时却仍保留着爱乡恋土的坚持。据说他每回乌镇探亲,总要带些“三珍斋”的酱鸡回去自用或送礼。三珍斋酱鸡的来历有点缺德,但因实在美味,现在也没人追究了。据说一百多年前乌镇有个姓王的,开了一家熟食店,卖些酱肉、白斩鸡等下酒菜,冬天还供应麻雀、鹌鹑等野味。白斩鸡所用的鸡只,通常是跟当地农民收购的土鸡。   有一次王老板贪小便宜,不小心进了一批瘟鸡,发现后既舍不得丢掉,又怕没人要,便动脑筋做成酱鸡。烧制时他特地使出了十八般武艺,既重用黄酒、白糖调味,又另加桂皮、丁香添香,结果做出的酱鸡肉色酱红,香气扑鼻,比酱肉更美味,不到三天全部卖光。 如今,他们的酱鸡当然是改用鲜鸡来做了,做法也经过改良,在色香味上都更上层楼,一跃而成乌镇的著名小吃了。   还有,据说茅盾小时候最爱吃的零食之一,就是姑嫂饼。那是种带椒盐味的芝麻酥糖,来历很有趣。据说一百多年前乌镇有户人家,夫妇俩开了一家名叫“天顺”的小糕饼店,苦心经营,摸索出特殊配方和烘焙技术,糕饼风味独具,生意兴隆。他们有一儿一女,在儿子婚后便决定传媳不传女,使得女儿很不悦。有一天,她从窗外看见嫂嫂刚好不在,就趁机在那料粉里撒了一把盐,意图破坏。   没想到无心插柳柳成荫,这种加了盐的小酥饼,竟大受欢迎,顾客都说:“以前的小酥饼又香又甜,这回的小酥饼甜蜜蜜、咸滋滋的, 椒盐味儿十分可口!”后来老父才知道女儿在配料里加了盐,“姑嫂饼”的名号便就不胫而走。因此这家小糕饼店不仅愈开愈大,还在东、西、南、北四个栅头都开了分店,成为乌镇的大企业了。      以烧制红烧肉而闻名的“九江楼”,是乌镇最好的餐馆,建筑古雅宏伟。红烧肉曾出现在茅盾的名作《林家铺子》里,是男主角林老板的最爱,而他文中所说的“八仙楼”,可能就是“九江楼”的化名吧?那天在江南烟雨中,我们漫步过狭窄的水乡巷弄,来到了飞檐翘角的“九江楼”,享用了一顿乡土午餐。菜色除了红烧肉外,还有荠菜鱼片、清蒸河虾、九江开胃羹、西施飘香、红烧呆鸭等,或许都是茅盾常吃的佳肴?那些河虾、鲜鱼都取自当地河川,鲜美自无疑问。九江开胃羹中飘着滑嫩的牛肉片,以醋椒调味,果然颇为开胃。鸭子也是水乡特产,红烧得汁腴味厚,至于为何称为“呆鸭”,我可就不甚了了。      西施飘香,就是清蒸臭豆腐。那臭豆腐色泽青灰,口感绵密,臭得极有韵味,与鲁迅故乡绍兴的臭豆腐,滋味又不相同。茅盾的长篇小说《子夜》中常见“吃豆腐”一词,是“占女人便宜”的意思,可见乌镇豆腐的物美价廉。臭豆腐正是乌镇特产之一,可蒸可炸,是受欢迎的民间小吃。当地农家每到清明前,油菜尚未开花,菜心长出细长的茎时,趁嫩摘下来,泡在盐水里,腌制成家常咸菜。而腌菜缸里的盐水,在腌制过程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