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见老师之前版探讨.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发明名称 一种基于环形送风口的个性化送风方法 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环形送风口的个性化送风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将带有送风管道、可伸缩性的柔性连接、风口静压箱、风口蜂窝器、环形送风口的送风末端装置安装在人员头部垂直正上方30cm处,经过处理的空气依次流经可伸缩的柔性连接、风口静压箱、带有蜂窝器的环形风口被垂直向下送出,由于贴附效应——康达效应(Coanda Effect)(Coanda Effect) 一种基于环形送风口的个性化送风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送风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环形送风口的个性化送风方法。该发明适用于具有固定工位的工业和民用建筑。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空调的日益普及,传统空调的弊端也逐渐显现出来,如空气品质恶化,病态建筑综合征以及能源浪费等。传统空调以控制室内整体环境为手段,达到满足室内人员热舒适的要求。然而传统空调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因为传统的空调由于风口位置的原因以及室内家具负荷位置的综合作用,从出风口出来的射流的运动往往与人们设计时的预期不同,从而导致局部区域的热负荷无法得到满足。 [0003] 20世纪末丹麦技术大学的Fanger教授次提出个性化送(Personalized air)的概念,即向工位输送清洁干燥的新风,并预计室内空气品质将因此发生一般到优异的范式转变 [0004] 个性化送风强化了工位区的环境控制,通过个人的调节, 可以使工位区内的热环境在较宽的范围内变化, 从而满足不同热负荷的要求。它不但在解决个人热舒适问题上有着独特的优势, 而且可以将新鲜空气直接送到人的呼吸区, 不仅提高了室内人员所吸入空气的品质并且减少了新风量,进而降低了处理新风的能耗,从而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但在实际应用中,一些传统的个性化送风装置为了达到控制整个人员的局部微环境的目的,通常都采用从上到下直吹头部的方法达到送风气流包裹人体的目的,然而送风口直吹头部很容易导致人员产生不舒适感。同时,大多数传统的个性化送风装置缺少对整个人体微环境的控制,大多是对人体局部环境的控制,比如面部、上身等,这在大多数工业建筑以及一些民用建筑中是无法满足人员热舒适要求的。即使一些个性化送风装置可以对整个人体微环境进行控制,但是大多数情况下这时的新风量不能满足卫生要求。因此,传统的个性化送风装置很难做到既满足整个人体微环境的舒适性要求,又满足呼吸区的新风量要求,同时又不产生令人员不适的吹风感和不均匀送风感。这些情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个性化送风装置的推广与应用。 发明内容 [0005] 针对传统的个性化送风装置很难做到的既满足呼吸区的新风量要求又满足人员整体微环境的舒适性要求,同时消除了吹风感,而且达到更突出的节能效果,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环形送风口的个性化送风方法用以解决以上问题。 [0006]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的技术解决方案: [0007] 一种基于环形送风口的个性化送风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将带有送风管道、可伸缩性的柔性连接、风口静压箱、风口蜂窝器、环形送风口的送风末端装置安装在人员头部垂直正上方30cm处,经过处理的空气依次流经可伸缩的柔性连接、风口静压箱、带有蜂窝器的环形风口被垂直向下送出,由于贴附效应——康达效应(Coanda Effect) [0008] 为了减小送风与室内空气的相互掺混,由送风管道引来的空气先经过一个可伸缩的柔性接头,然后经过一个风口静压箱,使气流速度大幅减小,降低了气流的动压、增加了气流的静压,从而达到稳定气流和减小气流振动的作用,最后气流经过一个带有蜂窝器的环形送风口而被送出,带有蜂窝器的环形送风口使得气流速度的分布更加均匀、气流运动的方向更加均一,获得了较低的湍流强度,从而达到削弱送风气流卷吸周围空气的能力的目的,使送风气流衰减地更慢。该环形送风口垂直向下送风,空气在向下流动的过程中将会由于贴附效应——康达效应(Coanda Effect) [0009] 图1、图2是传统的个性化送风方式的示意图 [0010] 图3、图4、图5是基于环形送风口的个性化送风方法示意图 [0011] 图6是环形送风装置的剖视图 [0012] 图7是环形送风装置的仰视图 [0013] 图8是实施例1情况下的人体附近区域环形风口出风的流线图 [0014] 图9是实施例1情况下的人体附近区域速度大小等值线分布图 [0015] 图10是实施例2情况下的人体附近区域速度大小等值线分布图 [0016] 图11是实施例3情况下的人体附近区域速度大小等值线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如图3所示,本发明的基于环形送风口的个性化送风方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