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贵州省庆云乡冻鱼节侗族大歌考察与分析.doc
贵州省庆云乡冻鱼节侗族大歌考察与分析
摘要:庆云地处从江东北部,其冻鱼节为当地最盛大的节日之一。节日当天,除了可以品尝侗家独特美食之外,还可以欣赏到侗族大歌独有的韵味,体会多元文化的风采。
关键词:庆云乡;冻鱼节;侗族大歌;比赛
一:庆云乡基本情况
庆云乡位于从江县南部,东与黎平县龙额乡相接,南与广西三江县福禄乡相邻,西与本县贯洞镇相连,北与本县洛香镇相依,地势东高西低,是侗族聚居地。庆云乡生态环境良好,气候宜人,自然景观壮美、秀丽、民族风情浓郁,人民淳朴勤劳。
这里除了原生古朴的侗族吊脚楼、鼓楼、风雨桥,还有绿色生态的庆云绿茶、美味健康的竹鼠、让人回味的冻鱼佳肴,自然更少不了原汁原味的侗族大歌、侗戏、行歌坐月和古朴侗族婚俗。
庆云乡交通、通讯基础设施建设起步晚,以农业为主,主要产业为传统的茶油产业。
全乡共有11508人,基本都为“石姓”。“石”为全乡第一大姓。这里地理位置较偏远,开发时间较晚,遗留的侗族传统风俗也较为完整。
二:“冻鱼”的由来
每年到冻鱼节临近,天气都会转凉。庆云乡石姓侗家从早便摆好宴席,迎接客人的到来。最出名的菜品便非“冻鱼”莫属了。此前笔者了解到每年过节前一天,石姓侗家都会从田间捉来鲤鱼煮熟,放好香料,连汤搁置到第二天冷却凝冻后,形状与“果冻”相似,这就成为所谓的“冻鱼”。
传说这是因为石姓祖上一位名叫石大力的英雄出门率兵打仗久久未归,家族人民依旧煮好鱼等他,为此感动了天神,为使煮好的鱼不变质,天神即下令叫天气变冷,将鱼凝冻,等石大力归家时,能吃到美味可口的鱼。石姓侗家为感谢天神,即决定每年十月十二日举办“冻鱼节”,以此祭祀天神。
节日当天,有烧鱼、腌鱼、生鱼片等,如若有猪肉,也都称之为“鱼”,不能称为“肉”,否则会触犯天神。饭前还须将鱼、糯米、酒摆在神龛上举行祭祖仪式,请祖宗回来过节。
三:赏“侗族大歌”
侗族大歌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合声的民间合唱形式。与一般民间歌曲不太一样的是,它是一领众和,分高低音多声部谐唱的合唱种类,属于民间支声复调音乐歌曲。庆云乡的“侗族大歌”即是在“冻鱼节”期间举行,“祭萨仪式”过后,“侗歌大赛”便如火如荼的展开。
笔者通过一位参赛者了解到,以前“侗歌大赛”并不正规,只是民间百姓闲暇时互相切磋,达到一种娱乐的目的。政府后来正式将这种切磋形式正规统一起来,比赛之前会邀请各地方会唱侗歌的人组成队伍一同来参加比赛,并招待比赛队伍在此衣食住行。今天的侗族大歌比赛也摒弃了传统侗族大歌比赛模式,除了女性参加以外,很多男性也参加了侗歌比赛。为响应政府要求,男女老少都要学唱侗歌,发扬侗歌文化。所以在今天的舞台上,男性也担当起了主角,而不像以前一直是陪衬角色。
2014年是第二届“侗族大歌”比赛。比赛要求三十人以上的队伍才能参加,由乡政府和各单位出资,评出一、二、三等奖及鼓励奖,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次的比赛中,还出现了小孩组成的队伍参加比赛。与“芦笙大赛”不同的是,“侗歌大赛”不是只听声音的大小,比赛模式接近于现代歌唱大赛的模式。
要求第一:声音洪亮清晰,优美动听,节奏准确。
第二:情感动作表现得当,歌曲技术处理合理。
第三:站队整齐,上下场队形有创意、新颖、动作迅速。
第四:声情并茂,强弱对比得当,歌曲内容健康向上,符合比赛主题。
第五:服装整齐,舞台形象良好。
据了解,参加评分的评委都是音乐协会里的专业评委和当地很有经验的老歌师。 “侗歌比赛”前一天,芦笙堂就会搭好准备比赛的舞台和评委席,便于评委打分,由于各个队伍来自不同地区,所以所选曲目也有所不同,听当地阿姨介绍,唱的歌大多数都是传统情歌,以前歌谱都有记载,少数队伍演唱的为新编的侗歌,有歌颂共产党的,还有歌唱小康生活的等。各个地区的“侗族大歌”基本上都有歌本,由各地区老辈的歌师教唱,歌曲的内容也很繁多,每年都会有新歌出现。一般都以侗语为主,有些穿插少许汉语。歌曲内容为叙事、抒情、社俗等。
“侗歌大赛”虽没有“芦笙大赛”热闹,但也几于万人空巷。来自各地的参赛选手都做了充分的准备。“侗族大歌”都是一领众和的形式,如若一支队伍里全为男性或全为女性,那这支队伍的曲目便为两个声部,若一支队伍里有男女混合,那这支队伍采用的便是三声部的曲目。侗族大歌一般都以“众低独高”的形式出现,因为其与合唱不大相同的是,它的主旋律是在低声部,高声部是低声部的派生部分,所以少数人唱高声部,大多数人都演唱低声部。而且,在观看比赛过程中,笔者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参加比赛的“侗族大歌”都为羽调式,最后一个音都落在“la”音上,每一首曲目都会出现衬词,而衬词都出现在“so”“la”的音高上。演唱高音声部的人会拉长嗓子以一种长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