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湖北省XX水库
除险加固工程水工建筑物设计
第一章概述
第一节工程概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工程概况
XX水库位于湖北省,距五峰乡约3.0Km,距姚五路3公里。水库拦截汉江支流花瓶沟河,坝址以承雨面积47.9平方公里。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顾防洪、水产养殖等综合效益的小(I)型水库。
为IV等工程,主要建筑物为4级建筑物,水库正常蓄水位231.6m。原洪水标准按50年一遇设计,相应设计洪水位235.41m,500年一遇校核,相应校核洪水位236.67m,水库死水位214.00m,总库容205.6万m3,调洪库容68.6万m3,兴利库容117.2万m3,死库容19.8万m3。
根据《防洪标准》(GB50201—94)及《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252—2000)规定,本次复核设计洪水标准为50年一遇设计,相应设计洪水位23m,500年一遇校核,相应校核洪水位23m,总库容万m3,调洪库容4万m3,兴利库容万m3,死库容6.6万m3。20年一遇洪水位m。水库原设计灌溉面积0.16万亩,实灌0.15万亩。水库保护着下游0.07万亩耕地和0.3万人的生命财产及3公里五峰乡集镇街道和3公里姚五路的安全。
于1967年10月开工,1969年6月竣工,现有管理人员4人。水库枢纽工程由大坝、溢洪道、输水隧洞、水电站等组成。
大坝为粘土心墙坝,坝顶高程237.4m,最大坝高29.34m,坝顶宽5m,大坝全长87m。大坝上游坝坡为干砌石护坡,坡比分为3级,自上而下为1:1.5、1:2.5和1:2.75,坡比转折处高程分别为233.9m和218m,在218m高程处设2m宽的平台;下游坝坡为草皮护坡,坡比分为4级,坡比自上而下为1:1.5、1:2.0、1:2.25、1:1.5(排水棱体),坡比转折处高程分别为233.9m、224.6m和213.7m,分别在224.6m和213.7m高程处设有2m宽的平台,213.7m高程平台下为排水棱体。
溢洪道位于大坝右端,控制段为开敞式宽顶堰,堰顶高程231.6m,堰顶溢流宽40m,最大泄量959.70m3/s。溢洪道控制段底板为桨砌石混凝土结构,底部桨砌石厚0.4m,表面0.1m厚混凝土抹面。泄水槽过流断面为矩形,过流宽度由进口39.5m渐变到出口28m,纵坡为0.1,底部原设计为0.35m钢筋混凝土结构,未实施。溢洪道右侧边坡较陡、无衬砌防护,左侧为浆砌块石挡墙,顶宽0.8m,高4.0m,溢洪道无消能、防冲设施,下泄水流直冲原河道。
输水隧洞布置在大坝右岸,介于大坝与溢洪道之间。隧洞洞长80m,纵坡1/200,进口底部高程214m。洞身过水断面为圆形,洞径为0.8米,钢筋混凝土衬砌厚度0.2m,最大过水能力4.3 m3/s。闸门由启闭竖井起闭,启动设备为手动拉杆式启闭机。
水电站位于输水隧洞出口,装机2台,总容量100千瓦,已报废。发电尾水接灌溉渠道。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顾防洪及养殖综合利用的小(I)型水库,由国家、地方及社队集资修造。
水库于1967年8月郧县水电局进行设计,同年10月地区水电局批复并开工,1969年6月基本竣工,主体工程投入使用。
水库经1975年8月8日洪水考验,原设计坝顶高程不满足防洪要求,大坝在原来基础上加高了2.8m到现规模。自1969年水库大坝建成投入运行以来,历时38年,较好地发挥了防洪、灌溉及养殖效益。由于工程先天不足,目前工程运行中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没有必要的水文水情监测设施,不利于水库和大坝的准确测报及安全运行;大坝没有必要的安全监测设备设施,不利于大坝安全运行;水库大坝管理所无交通工具,水库现有生活管理用房因长年失修,已破烂不堪,不能满足大坝管理的正常运用。
(2)大坝渗漏严重,水库高水位渗漏加剧,枯水期渗漏相对减弱,水库蓄水无法满足农业灌溉需要。下游坝坡散浸现象普遍,大面积散浸现象造成下游坝脚土质长期湿化,局部渗漏严重。水库大坝粘土心墙顶部高程应不低于,实际大坝粘土心墙顶部高程,水库大坝防渗体顶部高程不满足规范要求。大坝上游坝坡局部塌陷凹凸不平,护坡块石严重老化、部分缺失;大坝下游坡面不规则,坡面凸凹不平,草皮护坡破坏,从下游坝坡坡面形态来看,坝体变形较严重。排水系统不完善,排水棱体干砌块石风化破碎;大坝存在白蚁活动情况。
(3)溢洪道未完建。控制段不满足控制段要求,右岸山坡未衬砌,极不平整,左岸侧挡土墙破损,砌石风化严重,多处开裂,局部垮塌,变形严重,底板混凝土质量极差,遍布裂缝,遍生杂草;泄水槽无衬砌;溢洪道无消能、防冲设施。
(4)输水隧洞受当时技术经济条件限制施工质量差,运行过程中又没有进行正常维修加固,洞壁有渗水;进水塔工作桥桥面破损,栏杆缺损、露筋;闸门老化、漏水;启闭机锈蚀严重,操作失灵;尾阀锈蚀严重,操作失灵流域属北亚热带季风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