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提升:线粒体和叶绿体观察实验透析 1.观察叶绿体时,常用藓类叶片的原因是藓类叶片很薄,仅有一两层叶肉细胞,可以直接用来制作临时装片。 2.选菠菜叶作为观察叶绿体的材料,要撕取带少许叶肉的下表皮的原因是叶绿体主要分布在叶肉细胞中,接近下表皮处为海绵组织,细胞排列疏松,易撕取。 3.观察线粒体时,用健那绿进行染色,因为健那绿是专一性用于线粒体染色的活细胞染料,染色后不影响细胞的生命活动,而观察叶绿体时不需染色,原因是叶绿体本身含有色素,不需染色即可观察。 4.叶肉细胞中也含线粒体,但一般不选叶肉细胞作为观察线粒体的材料,因为叶肉细胞中绿色的叶绿体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 5.整个观察过程中,临时装片都要保持有水状态,目的是保持细胞的生活状态。 变式3 线粒体是真核细胞的“动力工厂”。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取A、B两支试管,在A管中加入煮熟的蚕豆子叶,B管中加入发芽的蚕豆子叶。在两管中分别加入甲烯蓝溶液(注:甲烯蓝氧化态为蓝色,接受氢后为无色),一段时间后倒出溶液,两管中的子叶都呈蓝色。然后,两管分别加水淹没子叶,抽气,在水面上覆盖适量石蜡油,37 ℃保温一段时间后,发现A管中的子叶不变色,B管中的子叶蓝色变浅。取出子叶放在滤纸上,一段时间后,发现A管中取出的子叶不变色,B管中取出的子叶蓝色变深。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线粒体中细胞色素氧化酶使染料保持氧化状态呈蓝绿色,而在周围的细胞质中染料被还原,成为无色状态。当细胞内 时,线粒体被染成蓝绿色,当细胞内氧气耗尽之后,线粒体的颜色消失,这说明线粒体内能进行氧化还原反应。 有氧气 (2)该同学的实验中,在37 ℃下保温一段时间后,B管子叶蓝色变浅的原因是 ;滤纸上B管子叶蓝色变深的原因是 ;A管子叶37 ℃保温后不变色的原因是 。 (3)该实验设置A管的目的是 。 子叶在无氧呼吸过程中产生的氢能使甲烯蓝还原 通过呼吸作用还原的甲烯蓝被氧化 子叶细胞的酶失活,无呼吸作用 作对照实验 解析:(1)线粒体被健那绿染色的原理是健那绿被氧化时呈蓝绿色,因此,当细胞内有氧气时,线粒体才能被染成蓝绿色。(2)实验中加水淹没子叶,抽气,在水面上覆盖适量石蜡油,创设无氧环境,子叶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的氢能使甲烯蓝还原,B管子叶蓝色变浅。取出子叶放在滤纸上,又创设有氧环境,通过呼吸作用还原的甲烯蓝被氧化,使滤纸上B管子叶蓝色变深。A管放入的是煮熟的蚕豆子叶,高温处理,子叶细胞酶已失活,不能进行呼吸作用,所以A管子叶37 ℃保温后不变色。(3)实验中要保证无关变量相同且适宜,要减少无关变量的干扰,所以实验设置A管的目的是对照作用。 (1)误认为没有叶绿体或中央液泡的细胞一定是动物细胞。反例:根尖分生区细胞。 (2)误认为具有细胞壁的细胞一定是植物细胞。反例:真菌细胞、细菌细胞等都有细胞壁。(注意细胞壁的组成成分不同) (3)误认为没有叶绿体的生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没有线粒体的生物不能进行有氧呼吸(蓝藻无叶绿体但能进行光合作用;蓝藻、硝化细菌等无线粒体,但能进行有氧呼吸)。 考点1 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1.(2016·长沙市联考)下列有关细胞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液泡是唯一含有色素的细胞器 B.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不一定都与核仁有关 C.溶酶体能合成多种水解酶 D.细胞中的囊泡都是由高尔基体形成的 解析:叶绿体和液泡都含有色素;原核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无关;溶酶体中的水解酶是由核糖体合成的;细胞中的囊泡还可以由内质网、细胞膜等形成。 B 学海导航·高考总复习(第1轮) 生物 专题二 第2讲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与合作 必修 1 高考有我,前程无忧 考点1 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1.识别细胞器,明确各种细胞器的功能(连线): 试梳理 2.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以分泌蛋白的合成、运输、分泌为例: 核糖体 内质网 囊泡 高尔基体 囊泡 细胞膜 考点2 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1.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1)组成: 、细胞膜和 等。 (2)功能: ①保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在细胞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运输、 和 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②为 提供大量的附着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