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SR标记实验步骤.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SSR标记实验步骤.doc

SSR标记实验步骤 简介: SSR简单序列重复标记(Simple sequence repeat, 简称SSR标记),也叫微卫星序列重复,是由一类由几个核苷酸(1-5个)为重复单位组成的长达几十个核苷酸的重复序列,长度较短,广泛分布在染色体上。由于重复单位的次数的不同或重复程度的不完全相同,造成了SSR长度的高度变异性,由此而产生SSR标记或SSLP标记。虽然SSR在基因组上的位置不尽相同,但是其两端序列多是保守的单拷贝序列,因此可以用微卫星区域特定顺序设计成对引物,通过PCR技术,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即可显示SSR位点在不同个体间的多态性。 优点:(1)标记数量丰富,具有较多的等位变异,广泛分布于各条染色体上;(2)是共显性标记,呈孟德尔遗传;(3)技术重复性好,易于操作,结果可靠。 开发此类标记需要预先得知标记两端的序列信息,而且引物合成费用较高。 DNA提取 按照Doyle和Dickson(1987)CTAB法(`Cetyl triethyl ammonium bromide)并略加改进的程序进行,具体步骤如下: 成熟期取叶片加液氮研磨成粉末状,转入1.5ml离心管中,-20℃冰箱保存; 加入600ul 65℃的2×CTAB混匀并置于65℃水浴中保温30~60分钟; 取出,冷却,上下摇匀后,加入600微升24:1的氯仿异戊醇; 12000转/分钟离心10分钟,取上清液于另一个1.5ml的离心管中; 加异丙醇,12000转/分钟离心10分钟,倒掉上清液; 干后用100%的洒精清洗,干后加适量TE 2、PCR扩增 模板DNA的浓度大约25ng/ul,扩增反应体系为20ul。具体如下: Sterile ddH2O 11ul PCR Buffer 3ul dNTP-mix 0.5ul Primer1 1ul Primer2 1ul Taq polymerase 0.5ul(2U/μL) DNA 3ul PCR扩增程序为:(2h30min) 预变性:94℃,5分钟; 变 性:94℃,40秒; 退 火:55℃ 40秒; 延 伸:72℃,1分钟; 循 环:从2到4共38个循环; 72℃下最后延伸5分钟;4℃ 5min,扩增产物置于4℃的冰箱保存。 3、扩增产物的电泳分离 制胶→灌胶→上样→电泳 扩增产物用8%的聚丙烯酰胺变性胶电泳分离,步骤如下: 准备电极液(1×TBE); 将梳子拨出,并迅速用电极液冲洗胶面; 不预电泳; 点样,电泳220v; 拆板,并及时将内板、边条及梳子洗净。 4、凝胶染色 固定:10%醋酸,5分钟; 染色:10分钟; 漂洗:dH2O,510秒; Na2S2O3 1min 显色:甲醛- NaOH,直到满意为止; 漂洗:dH2O, 5、自封带封胶,读带标记,数码照相摄像,室温风干。 模板DNA含量是制约扩增结果的一个重要因子。浓度太低,分子碰撞的几率低,偶然性增大,扩增产物不稳定;模板含量过高造成条带模糊,甚至不能扩增出条带,20 ng时扩增出的条带较其他浓度都清晰可见. 在PCR反应中,dNTP浓度应在20~200/~mol/L之间 。结果表明,随dNTP浓度的增加,条带越来越清晰。dNTP浓度达200~mol/L时,DNA条带最清晰。 引物浓度对DNA条带的影响较小,没有明显的差异。但对于PCR而言,引物和基因组靶序列的摩尔比至少为108 :1,这样过量引物才能确保模板一旦变性就等于引物退火,而不是自身退火。引物与模板比对PCR的特异性也非常重要,如果引物模板比太高,则易产生非特异性产物,而且容易产生二聚体;但如果比例太低(小于基因组DNA标准PCR反应条件的0.1%),反应结果会很差。所以考虑引物的适宜浓度为0.15 umol/L. 在PCR反应中,Taq酶的用量也是影响试验结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使用高浓度的Taq酶不仅成本过高,而且容易产生非特异性扩增产物;Taq酶浓度过低则会导致产物的合成效率下降。一般随机扩增反应中,Taq酶的用量在0.5~5 u之间 J。试验表明:0.1 uL(5 u/ )时DNA条带清晰可见。随浓度的增加,弥散背景加深。故选择0.1 t~L(5 u/ ),即0.5 u作为最适Taq酶用量。 不同引物随着退火温度降低,非特异性产物增加,电泳检测条带不清晰,有弥散背景;退火温度升高,特异性相对增加,可以扩增出清晰的条带;退火温度再提高后扩增量减少,甚至导致无扩增产物。最终在已确定的反应体系条件下确定了每对引物的最适退火温度。 确定模板DNA的浓度是试验成功的关键。SSR反应体系中dNTP,Taq DNA聚合酶,引物,Mg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