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组分打胶机-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doc

双组分打胶机-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双组分打胶机-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doc

前 言 为规范玻璃机械设备的制造,保证其质量,依据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以及各企业设备的设计制造和使用情况,制定本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标准。 本标准将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等内容作出通用规定。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机械装备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批准。 本标准起草单位: 济南德佳玻璃机器有限公司。 本标准起草人: 王继友。 本标准参与起草单位: 北京特能设备有限公司、济南华亚现代机械有限公司、北京韩江自动化玻璃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李赛克玻璃机械(上海)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与起草人(按姓氏笔划为序):王连起、白晓峰、乔 驰、刘长礼、张佰恒、李 会、 李红双、林 欣、郑健昕、金 成、郝向国、唐宝华、曾 瑞、韩金仓、韩豪俊。 本标准于2004年首次发布,2007年第一次修订。 本标准由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机械装备专业委员会负责解释。 双组份打胶机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双组份打胶机的规格型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按一定比例混合双组份胶的挤出设备。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2894 安全标志 GB16179 安全标志使用导则 GB/T5226.1-2002 机械安全 机械电气设备 第一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GB3768 噪声源声功率的测定—简易法   GB/T13306—1991 标牌   GB/T13384—92 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GB9969.1-1998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 总则   GB3766—83 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GB7932—87 气动系统通用技术条件 JB/T7043—93 轴向柱塞泵技术条件 3 定义和分类 3.1 定义   双组份打胶机:按一定比例混合双组份胶,对中空玻璃或其它物件实施密封的设备。 3.2 分类 根据驱动方式可分为气动和液压两种类型。 4 型号、规格 4.1 编制规则 双组份打胶机型号由特征代号、主参数和特性代号或更新代号组成。 □□□-□ 企业代号 特性代号或更新代号:特性代号用大写拼音字母表示(“Q”表示气动,“Y”表示液压) 更新代号用Ⅰ、Ⅱ、Ⅲ…表示 主参数:A胶桶压盘的直径1/10mm 特征代号:“SD”表示双组份打胶机 型号示例 A胶桶压盘的直径为570mm,气动式双组份打胶机:SD 57Q 4.3 常用规格 常用规格为:SD 57。 5 技术要求 5.1 基本参数 涂胶量≤1.0 l/min 5.2 一般规定 5.2.1 温度范围:10~35℃ 5.2.2 湿度要求:≤75% 5.2.3 海拔高度:≤1000m 5.2.4 电源电压:380V±10% 220V±10% 电源频率:50Hz 注:出口设备应符合用户所在国的供电电源的电压和频率。 5.2.6 气源压力:0.5~0.8Mpa 5.2.7 所使用的机用双组份胶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 5.2.8 双组份打胶机的所有零部件应符合设计要求或有关标准的规定,外购件和原材料应有生产厂出具的合格证。 5.3 外观要求 5.3.1 表面漆层色泽应均匀一致,无堆积、剥落、起泡、划伤等缺陷。 5.3.2 电镀零部件镀层应均匀,无斑点、无剥落。 5.3.3 金属件无表面处理时应涂油防护,无腐蚀。 5.3.4 非金属件表面应清洁、无油污。 5.3.5 管线应排列整齐、美观,电线无裸露。 5.3.6 各种标志和标牌应清晰、醒目、端正、牢固。 5.4 整机性能 5.4.1 A、B胶抽取装置 5.4.1.1 胶桶应定位准确,装换方便。 5.4.1.2 压盘应设弹性密封圈。密封圈应固定牢靠、装换方便。压盘施压时胶桶内胶不应上溢。 5.4.1.3 压盘应设排气阀和进气阀。当压盘进入胶捅时,排气阀能将胶捅内空气排出;当压盘提升时,进气阀能及时向胶桶内补充空气。两阀在关闭状况下不应有漏胶缺陷。 5.4.1.4 压盘升降平稳自如,速度可调,应平行移动。 5.4.2 A、B胶泵 5.4.2.1 A、B胶泵宜使用往复式定量单柱塞泵。 5.4.2.2 胶泵应运转平稳,无冲动、爬行及异常发热等缺陷。 5.4.2.3 胶泵出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