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人教版必修2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测试.docxVIP

2015-2016学年人教版必修2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测试.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2016学年人教版必修2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单元测试.docx

2015-2016学年人教版必修2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单元测试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苏东坡认为:“且平时大商所苦以盐迟而无人买,小民之病以僻远而难得盐。今小商不出税钱则所在争来分买,大商既不积滞,则轮流贩卖,收税必多。”可见其A.主张抑制大商人势力 B.强调税收要用之于民C.关注商业流通 D.提出农商皆本2.据史书记载:北宋时东京城内“傥欲修整屋宇,泥补墙壁……即早辰桥市街巷口,皆有木竹匠人,谓之杂货工匠……罗立会聚,候人请唤,谓之‘罗斋’。竹木作料,亦有铺席,砖瓦泥匠,随手即就。”该段记载可以印证北宋时期( )A.民营手工业中出现了专业分工B.宋代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C.东京城中的劳动力完全商业化D.出现了流动的手工业工人3.2014年,国家考古人员在丹东黄海海域发现一艘体量在1600吨左右的沉船,命名为“丹东一号”。最终以沉船上发现的瓷盘碎片(右图)确定了该船只的身份。据此获取的信息是( )A.制瓷技术的高度发达B.民族企业的快速发展C.洋务运动的历史见证D.甲午战争的中国惨败4.宋代对外贸易中,从东南亚等地进口香料、药材、犀角、象牙、珊瑚、珍珠等,从日本进口硫磺、水银、沙金及扇子等工艺品,从高丽进口人参、绫布、文具等。这些物品的进口A.推动了国内民间贸易的发展B.反映了政府垄断对外贸易的特征C.满足了特定人群的消费需求D.促进了传统自然经济的松动5.历史学家樊树志认为,宋朝无论在经济、科技、文化各个领域,都是繁荣与创造的黄金时代。下列属于宋朝时期“创造”的是①改革选官制度,破除大族垄断官场局面②抗衡佛老思想,建立和完善理学③放宽设“市”,商业活动不再受政府监管④创制活字印刷术,推进文化传播A.①③ B.②④C.①②④ D.②③④6.战国《考工记》记载:“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这表明A.手工业内部分工细密 B.冶金业高度发达C.官营手工业占主导 D.小农经济的推动7.《明史·食货五》记载,永乐初,西洋刺泥国回回哈、只马哈没奇等来朝,附载胡椒与华商互市,有司请征其税,为皇帝所拒绝,并发表议论说:“商税者,国家抑逐末之民,岂以为利?今夷人慕义远来,乃侵其利,所得几何,而亏辱大体多耶”。这说明A.皇帝推行好客之道 B.华夷思想根深蒂固C.清初海禁政策松弛 D.中外贸易盛况空前8.《中国经济制度史论》中说:“中国传统手工业各大部门都曾有过工场雇佣工人操作生产的记载,唯独棉纺织业没有任何手工工场的确切报道”。古代社会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A.历代政府都禁止棉花的私营B.家庭作坊对规模生产的阻碍C.棉花传入中国的时间比较晚D.外来棉纺织品的强有力竞争9.某生根据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单位:万贯),结合所学知识作出了下列四项分析,你认为合理的是农业税非农业税997年2408. 11567.71021年2641. 23874.01077年2021. 35117. 2A.北宋政府推行“重商轻农”政策B.农业税的变化反映了农民负担的减轻C.赋税的不断增加使得北宋政府长期保持财政充裕D.非农业税的激增既是抑商的体现,也反映了工商业的发展10.据《史记·平准书》记载,西汉初期“富商大贾或贮财役贫,转毂百数,废居居邑,封君皆低首仰给焉。冶铸煮盐,财或累万金,而不偌国家之急,黎民重困”。这反映出当时A.民营作坊已经超过官营手工业B.西汉政府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C.西汉政府非常重视商业的发展D.封国势力与商业势力相互勾结11.历史学家黄宗GDP为,直到康乾盛世,中国的小农经济历经千年发展,已经到了极致辉煌时期。中国的GDP在晚清时期甚至达到了世界的三分之一,然而这却是一种“没有发展的增长”。以下是对黄宗智这一观点的解读,其中最准确的是A.晚清的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比重较大B.晚清“劳动生产率”增长,但经济总量下降C.晚清“劳动生产率”增长,且经济总量上升D.晚清经济的增长是以传统生产方式来实现的12.明朝 “初,盛泽纺绸,乃是农家副业,无所谓工场。(明朝中期)农家织绸,卖于绸庄,为地该农家经济之主要收入,农田收获,反漠视之”。这说明明朝A.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放松B.资本主义萌芽普遍深入农村C.城市经济功能开始增强D.家庭手工业是小农经济的重要补充13.清雍正年间的官窑督造官唐英一方面积极向民间工匠学习制作技法,另一方面也不断摹仿东西洋的彩法。一次出口的瓷器由于毫无创新之处,雍正不报销该瓷器的制作费用,唐英不得不自掏腰包。该材料说明A、官营手工业最能促进技术创新B、官营手工业管理仍然十分严格C、官营手工业管理者要自负盈亏D、官营手工业产品主要供应出口14.战国文献有多处讲到,百姓无法生活时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yx0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