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课标·政治·高三总复习 高考调研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6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考纲展示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2.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3.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 【考情考向分析】 1、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看,本课考点考查几率具有不断加大的趋势,重点考点是中华文化的特点和力量、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是近几年的高频考点,考查的形式以选择题为主,兼顾非选择题。选择题以古诗文、文化中的“中国元素”以及热点材料为背景,非选择题文化热点材料为考查背景。 2、复习时要结合考点注意中华文化知识的积累,认识中华文化基本特征和包容性;通过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认识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明确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 知识体系 1. 古代辉煌的历程 知识梳理 考点1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历史时期 文化思想 影响作用 殷周 天命神权思想、“敬德保民”思想 对早期中华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春秋战国 诸子蜂起、百家争鸣 逐渐形成了古代中华文化思想的雏形 秦 促进了统一的民族文化的发展 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汉 儒家学说确立了至尊地位 儒家思想正式形成 隋唐 古代中华文化高度发展,并广泛吸收外域文化 进入气度恢弘的全盛时代 宋元明 延续隋唐文化的辉煌,在史学、文学艺术、科技等方面成就巨大,并产生了宋明理学 推动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其中宋明理学对后期封建社会发展影响较大 明清 西方近代思想文化传入 中国传统文化面临冲击 2.源远流长 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汉字、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汉字 史书典籍 作用 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 意义 文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能够将大量的史实记载下来,将丰富的史料积累起来 特点 汉字文化内涵丰富,在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 【特别提醒】 (1)汉字是文字的一种。汉字内容丰富,为中华各族人民所认同、通用,但不能说汉字为世界各国人民所认同、通用,也不能说汉字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字。 (2)文字与汉字是一般与个别、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是文字的一种,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3)汉字、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但不是唯一见证。 (4)不能认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仅得益于汉字和史书学典籍的延续”。 认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得益于汉字和史书典籍,有其合理性(汉字和史书典籍的作用略)。但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还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这种包容性,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3.博大精深 (1)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独特性) 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主要体现。 ①我国文学艺术历史辉煌悠久、内涵丰富绚丽、风格鲜明独特,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精神世界,以独树一帜的风格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 ②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和艰苦奋斗精神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2)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区域性) ①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②不同区域的文化,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3)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民族性) ①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②中华各民族文化既有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色。 【特别提示】 源远流长就是从动态上即从中华文化发展的轨迹上说明中华文化的特征,表现中华文化历史悠久,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从未中断过; 博大精深是从静态上即从中华文化的内涵上说明中华文化的特征,表明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1)性质: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也呈现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但这不等于民族文化之间无共性。 (2)归属: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自己的民族特性,又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各兄弟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有认同感和归属感。 (3)构成: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拓展: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 (1)中华文化的特点与前后知识点的内在联系 ①中华文化对人们的影响。中华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的差异是人们在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上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中华文化对人们的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 ②中华文化与文化传播。我们既欢迎世界各国优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