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食道重建术护理指导手册.ppt
目 錄食道構造與功能 p.1食道腫瘤疾病 p.2食道重建手術 p.4 手術前準備事項 p.5手術後注意事項 p.9日常生活注意事項 p.15 壹、食道的構造及功能 食道位於胸腔內,是一個連接咽喉及胃的中空管狀的肌肉結構,為食物由口腔通往胃的必經之道,位置在氣管和脊椎的中間,長度約25公分。食道的黏膜由鱗狀上皮細胞、結締組織及黏膜肌層所構成,其括約肌分為上食道括約肌及下括約肌,可防止食物由胃逆流回口腔,吞嚥食物時,食道壁的肌肉會收縮,可將食物推向胃部,而食道壁的腺體可分泌黏液,潤滑食道使食團順利通過。 貳、食道腫瘤疾病食道腫瘤多發生於食道的中三分之一處及下三分之一處,由於食道缺乏漿膜層及擁有豐富的淋巴組織,所以一旦產生癌症很容易侵犯到鄰近重要器官,例如氣管、主動脈並造成轉移。二、病因:1.長期抽煙合併飲酒者。2.食物中含高亞硝酸鹽、發酵黴菌,例 如:香腸,醃漬、醃燻食物。3.食物中缺乏維生素A、C、維生素B2(核 黃素),蛋白質和熱量。4.食道失弛緩症、食道白斑症、食道憩室 或食道受傷,曾遭強鹼、強酸破壞者。5.口腔衛生習慣不好的人。6.40歲以上男性。7.常吃過燙的食物,加速食道黏膜發炎。 8.膈疝氣合併逆流食道炎及狹窄。 三、症狀:初期通常沒有明顯的症狀,當症狀出現時已表示腫瘤已進一步侵犯週邊組織。例如吞嚥困難、吞嚥疼痛、產生食物逆流、嘔吐、呼吸會產生惡臭,甚至慢性打嗝情形、若有肺部的合併症,如肺炎、吸入性肺炎等,並會產生慢性咳嗽及分泌物增加、食道上端的腫瘤可能會侵犯到喉部,產生聲音嘶啞,在疾病末期時,腫瘤會侵犯至縱膈腔中造成血管糜爛,導致大出血。 參、食道重建手術 (Esophagus Reconstruction)一、若食道之病灶限於食道,在醫師評估下,可施以手術切除治療。食道及腫瘤切除後,因需重建一運輸食物的通道;所以食道的重建工作,也是治療食道阻塞疾病的一個重要步驟。二、食道重建術的方法:1.經由胸膜腔作食道胃吻合術或食道大 腸吻合術2.經由胸骨後作食道胃吻合術及結腸移 位術。 肆、手術前準備事項一、安排各項檢查 為了手術前之準備與確立腫瘤之位置,醫護人員將安排各項檢查,如下:1.一般性檢查:心電圖、X-光片、抽血檢 查。2.特殊性檢查:食道鏡、支氣管鏡、食道 攝影、胸部電腦斷層檢查、骨骼掃描、 腹部超音波等。 二、手術前評估 醫護人員會持續注意病友之心跳、血壓、 脈搏、呼吸與意識變化,若有身體不適之症狀,如胸悶、吞嚥困難、咳嗽、體重減輕、痰帶血絲之狀況,會立即處理。三、評估及提供手術前足夠之營養: 1.醫護人員會主動了解病友的進食狀況, 必要時,手術前開始提供靜脈點滴注射 、或放置鼻胃管開始採管灌流質飲食, 但若可由口進食者,則提供適合飲食, 如軟質、流質或半流質飲食。 2.由口進食請採半坐臥或坐姿,並以少量 慢吞方式,避免嗆到。 四、手術前腸道準備1.目的:採清流質飲食及利用輕瀉劑與口服抗生素,以抑制腸道菌叢生長及使糞便殘渣減少,營造良好之手術環境。2.依醫囑於手術前三天開始執行腸道準備,包括:(1)手術前二及三天: 飲食方面:採低渣半流質飲食、禁止高渣 飲食,例如牛奶,並應配合無渣之運動飲 料,以減少糞便殘渣。 藥物方面: 口服抗生素:抑制腸道內細菌孳生。 輕瀉劑:增加排便次數使糞便殘渣減少。 c.靜脈點滴輸液以補充水分與營養。(2)手術前一天: 飲食方面:採清流質飲食。 藥物方面:同手術前三天,另提供預防性 抗生素使用。 灌腸方面:手術前一晚執行肥皂水灌腸。 手術當天清晨行一次清潔灌 腸,一直清洗到腸道排出之糞 便及腸黏液為清澈水樣液為 止。 (3)手術前一般性之準備,包括有填妥手術與 麻醉同意書、呼吸訓練(深呼吸咳嗽)、 床上使用便器等。(4)手術當天請依照醫護人員指示進行一般性 準備,包括更換手術衣、去除飾品與活動 式假牙、去除指甲油、午夜後禁食等。 伍、手術後注意事項一、加護病房之護理 手術後須留在加護病房觀察數日,直到病況經醫師許可下才能轉出至普通病房。1.維持呼吸道通暢:手術氣管內管留置 並配合呼吸器使用,以維持呼吸道之通 暢,在經醫師評估予以拔除氣管內管後 ,多做深呼吸與咳嗽運動,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