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4L01和三大接口协议程序.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条件:VDD=+3V,VSS=0V,TA=-40℃到+85℃ 符号 参数(条件) 最小值 典型值 最大值 单位 操作条件 VDD 电源 1.9 3.0 3.6 V 温度 工作温度 -40 +27 +85 ℃ 数字输入脚 VOH 高电平输出电压(IOH=-0.5mA) VDD-0.3 VDD V VOL 高电平输出电压(IOL=0.5mA) VSS 0.3 V 常用射频条件 fOP 工作频率 2400 2525 MHz fXTAL 晶振频率 16 MHz △f1M 频移@1000kbps ±160 kHz △f2M 频移@2000kbps ±320 kHz RGFSK ShockBrust 模式下数据传输率 0 2000 Kbps FCHANNEL 频道间距@1000kbps 1 MHz FCHANNEL 频道间距@2000kbps 2 MHz 发射操作 PRF 最大输出功率 0 +4 dBm PRFC 射频功率控制范围 16 18 20 dB PRFCR 射频电源 ±4 dB PBW 载波调制的20dB 带宽 1800 2000 kHz PRF1 第一邻近通道发射功率2MHz -20 dBm PRF2 第二邻近通道发射功率4MHz -50 dBm IVDD 输出功率-18dBm 下电流 11.3 mA IVDD 输出功率-18dBm 下电流 7.0 mA IVDD -6dBm 输出功率ShockBrust 模式下电流 0.05 mA IVDD 待机状态下电流 32 uA IVDD 掉电状态下电流 900 nA 接收操作 IVDD 2000kbps 数据传输率下,单通道工作电流 12.3 mA IVDD 1000kbps 数据传输率下,单通道工作电流 11.8 mA RXSENS 在0.1%BRE(@2000kbps)下的灵敏度 -82 dBm RXSENS 在0.1%BRE(@1000kbps)下的灵敏度 -85 dBm ShockBurstTM 模式下与nRF2401/ nRF2402/ nRF24E1/ nRF24E2 相兼容的数据包形式 前导码 地址(3—5 字节) 数据(1—32 字节) CRC 校验(0/1/2 字节) 前导码 ???前导码用来检测0 和1。芯片在接收模式下去除前导码,在发送模式下加入前导码。 地址 ???地址内容为接收机地址 ???地址宽度可以是3、4 或5 字节宽度 ???地址可以对接收通道及发送通道分别进行配置 ???从接收的数据包中自动去除地址。 标志位 ???PID:数据包识别。其中两位:是用来每当接收到新的数据包后加一 ???七位保留,用作将来与其它产品相兼容 ???当nRF24L01 与nRF2401/ nRF24E1 通讯时不起作用。 数据 ???1—32 字节宽度 CRC ???CRC 校验是可选的 ???0—2 字节宽度的CRC 校验 ???8 位CRC 校验的多项式是:X8+X2+X+1 ???16 位CRC 校验的多项式是:X16+X12+X5+1 表12、数据包描述 nRF24L01 时序信息 nRF24L01 时序 最大值 最小值 参数名 掉电模式→待机模式 1.5ms Tpd2stby 待机模式→发送/接收模式 130us Tstby2a CE 高电平保持时间 10us Thce CSN 为低电平,CE 上升沿的延迟时间 4us Tpece2csn 表13、nRF24L01 工作时序 nRF24L01 在掉电模式下转入发射模式或接收模式前必须经过1.5ms 的待机模式。注意:当关掉电源 串口进行通信的方式有两种:同步通信方式和异步通信方式 1 串行通信的概念 图1-1 所谓“串行通信”是指外设和计算机间使用一根数据信号线(另外需要地线,可能还需要控制线),数据在一根数据信号线上一位一位地进行传输,每一位数据都占据一个固定的时间长度。如图1-1所示。这种通信方式使用的数据线少,在远距离通信中可以节约通信成本,当然,其传输速度比并行传输慢。 由于CPU与接口之间按并行方式传输,接口与外设之间按串行方式传输,因此,在串行接口中,必须要有“接收移位寄存器”(串→并)和“发送移位寄存器”(并→串)。典型的串行接口的结构如1-2所示。 图1-2 在数据输入过程中,数据1位1位地从外设进入接口的“接收移位寄存器”,当“接收移位寄存器”中已接收完1个字符的各位后,数据就从“接收移位寄存器”进入“数据输入寄存器”。CPU从“数据输入寄存器”中读取接收到的字符。(并行读取,即D7~D0同时被读至累加器中)。“接收移位寄存器”的移位速度由“接收时钟”确定。 在数据输出过程中,CPU把要输出的字符(并行地)送入“数据输出寄存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