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ARDRA分析方法在假单胞菌分类鉴定中的应用.pdf
ARDRA分析方法在假单胞菌分类鉴定中的应用 695
ARDRA分析方法在假单胞菌
分类鉴定中的应用
年洪娟1张杰1黄大坊2
(1.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94;
2.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北京 100081)
RibosomalDNARestriction
摘要:ARDRA(Amplmed
代分子生物技术,广泛用于新菌株的发现、细菌的系统分类及遗传多样性的检测等方面。文章综述了近年
来ARDRA技术应用于假单胞菌分类鉴定中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ARDRA分析;假单胞菌;分类鉴定
核糖体DNA(rDNA)是编码核糖体RNA的基因,在细胞核中以重复连续排列的方式存
003—10
在,每个细胞中的拷贝数目在l 000之间。由于rRNA具有高度的保守性,因此可以
作为生物进化史上的计时器,其序列的相似程度可以反映它们在系统发育上的关系。16S
rRNA具有高度保守序列,利用通用引物通过PCR反应获得大量的特异性片段。此外,不同
rRNA也
的微生物rRNA基因序列在进化过程中某些位点会以不同的几率发生突变,所以16S
含有可变序列,这一序列的差异导致特异性的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Restriction
Fragment
I上ngth
和系统发育关系。
1假单胞菌传统分类方法
假单胞菌属最早是Migula于1894年建立的,随后经历了从少数表型特征到生理生化和
化学分析,直到近年来采用包括遗传学的多元性分类3个阶段。自19世纪后半叶纯培养技
术发展以来,相继建立了模式菌株和菌种保存中心,测定的内容有生理性状、生化性状、血
清学性状、细胞成分分析,包括细胞壁的成分,如肽聚糖含量与组成、胞壁酸的种类、类脂
的含量、蛋白质电泳图谱等,这些大都属于化学分类范畴。直到1966年Stannier等人建立了
Kersters[5J等对假单胞菌属分类体系做了相应的补充修正。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理论
和实验手段的不断发展,各种高精度分析系统的建立,已经能够区分微生物体内遗传物质的
微小差异,分子生物学手段与计算机的数值分类和聚类分析相结合,使假单胞菌属的分类水
平有了很大提高。
2分子生物学分类方法
近20年来,假单胞菌属的分类方法已从早期的表型性状法、数值分类法、脂肪酸图谱
法、血清法发展到目前的G+C
m01%含量测定、核酸杂交技术和核酸序列分析等。特别是
以核酸杂交和PCR反应为基础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如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限制性酶切
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HP)、随机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andom
AmplifiedPolymorphic
Element
DNA,RAPD)、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反应(RepetitivePCR,REP—PCR)等在微生物的
696 农业生物灾害预防与控制研究
分类鉴定中得到应用和发展[6~9|。
3 ARDRA分析方法在假单胞菌分类中的应用
扩增性rDNA限制性酶切片段分析方法是1992年建立的[10]。ARDRA技术的原理是基于
rDNA),再对rDNA片段进行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
PCR技术选择性扩增rDNA片段(如16S
态性分析。这项技术的步骤是:①提取总DNA,以总DNA为模板,rRNA基因的保守序列为
引物,PCR扩增rDNA片段;②选择2—5个识别四碱基酶切位点的限制性内切酶对扩增产物
进行限制性酶切;③琼脂糖凝胶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