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学年历史开学第一课.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开学第一课——认识我们的历史课程       七年级第一节历史课,应该利用学生刚入学,比较兴奋这一点,讲一讲什么是历史,为什么要学历史,怎样学历史等方面内容。以下是本人的教学思路。       W+W+H What? Why? How?   一、W—What?什么是历史 ? what is history?   ★历史指 1、过去发生的事物。 2、指人们对过去事实的有意识、有选择的记录。 广义上包括自然史和人类史(政治、经济、文化) 狭义上指人类社会以往的发展过程       ★历史上的今天     1905年9月2日  清政府废除科举制度   1937年9月2日  “奥运之父”顾拜旦病逝于日内瓦   1945年9月2日  朝鲜三八线划分   1945年9月2日  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1958年9月2日  中央电视台正式开播 中央电视台建立之初称北京电视台, 1958年5月1日 开始试播。当时的演播室是由一个50多平方米的排练厅临时改装的。试播当天播出的黑白电视节目有先进生产者的讲话、新闻纪录片、科教影片、诗朗诵和舞蹈等。 中央电视台试播4个月后,于 9月2日 正式播出,每周播出4次,每次2—3小时。这时中央电视台的发射半径只有25公里,全北京市只有30多台电视接收机。    ★ 历史上的今天    1900年9月3日  八国联军四出伐剿捕杀京郊义和团员    1943年9月3日  意大利向盟国投降     1953年9月3日  赫鲁晓夫任苏共中央第一书记     1992年9月3日  大陆记者首次正式组团赴台湾采访    1996年9月3日  日本一些右翼组织要求修改教科书       ★ 我们身边的历史   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安庆、凤阳、桐城、黟县 、蒙城、涡阳、潜山、和县、贵池、宣州、绩溪    凤阳小岗村;老子故里——安徽涡阳;和县猿人;黟县西递村牌坊   咱们省的历史文化名人:老子、管仲、胡雪岩、朱熹、詹天佑、李克农、邓稼先、胡适   衣:古代读书人-民国时期学生装-60年代学生照—铁四句中学升旗仪式照片   食:光饼、油条、包子与历史人物的故事   行:自行车演变过程    移动通信工具:BB机-手机   沟通方式:写信-QQ留言       ★W—What?什么是历史 ? what is history?   历史指 1、过去发生的事物 2、指人们对过去事实的有意识、有选择的记录 二、W──why?为什么要学习历史?(why should we learn history)?   n1.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探究社会发展规律   n人类在从猿到人的发展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作用   n科技推动社会发展,是第一生产力   n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相互依存   n世界政治格局出现多极化趋势,经济发展呈现全球化趋势   n……       ★追寻历史未解之谜       ★作为一个中国人你需要了解历史   n近代中国的复兴之路   n中国现代历史为什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   n日本国内修宪为什么国际社会紧张   n中国梦对个人和世界的影响   n……       2.个人成长的需要   n一个人如果不懂出生前的历史,就永远是个孩子   n中考、高考都要考       ★毛泽东   开国领袖毛泽东文能安邦、武能定国,不仅是军事家、思想家,还是文学家、诗人,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他对中外历史的深入研究和领悟。他不仅驰骋史海,熟读了古今史籍,将线装的《资治通鉴》读了17遍, 还点评了二十四史。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手中还捧着他终身之爱《容斋随笔》。其运用历史知识之娴熟,分析现实问题之精辟,足见历史思维对一代伟人的影响之大       ★杨振宁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所研究的“对称与物理学”课题,在很大程度上基于他对中国古代冶金、建筑、文学、思想观念的了解。他浓厚的中国古代文化底蕴对于他发现物理学科要解决的理论问题起了重要作用。       ★范冰冰想当“刘胡兰” 《墨攻》在京举行首版海报发布会,范冰冰扮演的仪仗队队长逸悦堪称是国产版“贞德”,在乱世战争中献出了年轻生命。范冰冰不仅在戏中第一次展示了男孩性格,而且还在采访时用一句话概括了自己的性格:“如果赶上抗日战争时代,我一定会成为刘胡兰式的人物,拼死保卫国家。”不久就有人在网上质疑:“刘胡兰是抗日战争期间为保卫国家牺牲的吗?” 史实:刘胡兰非抗日英雄 刘胡兰生于1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