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教学)《世说新语》两则优秀案例.ppt

  1. 1、本文档共6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撒盐空中 差可拟 未若柳絮因风起 白雪纷纷 何所似 把雪比作盐,比作柳絮,到底哪一个好?还有更好的形容雪的比喻吗? 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飞”,各有千秋。 有人认为“撒盐空中”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更高更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 有人认为“柳絮因风起”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一喻所缺乏的恰恰是意蕴。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就好在有意象。 “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   参考: 前者写得好,因为雪的颜色和形态跟盐相似(形似); 后者写得好,因为雪的飘飞和柳絮的飘飞接近(神似)。 柳絮因风起 形 神 文化内蕴 飞扬之态 轻盈之雅 韵 咏雪 撒盐 形似 意蕴 柳絮 鹅毛 蒲公英 飞花 梨花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白雪纷纷 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 撒盐空中 差可拟 兄女曰: 末若柳絮 因风起 公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陈太丘与友期行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2.分析人物形象,获取情感体验。 3.认识诚实守信和尊重他人这些传统美德的价值。 陈纪(128-199),字元方。以道德知名于世。兄弟友爱,孝养父亲,家中和睦亲善,其家风成为人们学习的榜样。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 尊君在不? 待君久不至,乃去。 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非 人 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陈太丘与友期 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 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相约同行,约好正午(见面),正午过了那个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就不再等候离开了, 陈太丘走后那人才到达。元方当时才七岁,在门外嬉戏,那人问元方: 相约同行。期,约定 到达 才 嬉戏 舍弃 离开 到 约定 正午 “尊 君在 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你父亲在吗?”元方答道:“等了你好久你不来,他已经离开了。” 那人便生气地说:“(你父亲)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我走了。” 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通“否” 等待 不是 舍弃 动作偏指一方, “我” 离开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元方说:“你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你正午不到, 就是不讲信用。” 对着人家的儿子骂他父亲,就是没有礼貌。”那人感到惭愧,便下车想拉元方, 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自己家的大门。 拉 回头看 信用 就 我父亲 惭愧 您 礼貌 陈太丘和(一位)朋友相约而行,约定的时间是中午,中午过了(朋友)(却)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太丘)走后,(他的朋友)才到。 陈太丘的儿子陈元方当时年仅七岁,正在门外玩。客人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家吗?”元方答道:“等你好久都没来,(他)已经离开了。”客人便发怒道:“(真)不是人啊!和人家约好出行,(却)丢下人家而离去。” 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定在中午(一同出发),中午(到了)(您)(却)没有到,(这)就是没有信用;对着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这)便是没有礼貌。” 客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拉元方,元方径直走入家门根本不回头看。 例如:期日中,过中(友)不至。 * * 说说你知道的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 自古聪慧少年知多少 司马光砸缸 孔融让梨 曹冲称象 王冕四岁学画 甘罗十二做宰相 王羲之七岁通书法 骆宾王七岁咏鹅 刘义庆 1、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 2、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3、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4、背诵课文。 教学目标 望梅止渴: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xián),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典出自《世说新语·假谲(jué)》,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天气热得出奇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