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太初历与三统历探微七?秩?龄?童一 古代历法名词概念简释 1、“岁”与“年”的区别:《周礼·春官·大史》“正岁年以序事。”郑玄注:“中数曰岁,朔数曰年。中、朔大小不齐,正之以闰,若今时作历日矣。”从历法角度说,“岁”是就节令中的中气十二个“月”的长度说的,指两次“日南至”的时间长度,相当于现在的地球绕日运行的公转周期;而“年”则指的是以朔望月计算的十二个月或十三个月用于“授时”的时间长度。从天数说,一年有354、355、384、383天四种年型的区分;而历法“岁”,则是指十二个“中气月”的时间长度,是一个相对的固定值。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律居阴而治阳,历居阳而治阴,律历更相治,间不容飘忽。”语意为:历算首先是以月相的变化为准命名为年而约制“岁”的,在长于年的时间单元上,则又是以日光昼夜长短的变化一周成岁而约制“年”的。中华历法的特点以阴历的“年”与阳历的“岁”紧密联系又相互约制,容不得任何轻忽。这就是上面说的“中、朔大小不齐,正之以闰,若今时作历日矣”的意思。 2、朔望月和历月:古人观察到的朔望月的长度,以古四分历理而论,为29.?499/940?=?29.5308510(天);以《太初历》用八十一分历理而论,为29.?43/81=29.?5308642?(天)。以上两“策”与朔望月的实测值29.530589平太阳日相比较,八十一分历浮差量略大于古四分历,但其达到期的精度都是很高的。以四分历而论,平均年浮仅0.0032537天。即年平均达1天误差的年数为:1÷0.0032537≈304(年)。祖冲之?(429~500)?曰:“古之六历,并同四分。四分之法,久则后天。以(日)食验之,经三百年,辄差一日。”古四分法的误差,早在距今1500年前,我们的老祖宗就认识到了。 古历法取一个朔望月的长度为算历的基本参数时,称之为“月策”。月策没有整数,但用为授时的历月却不能容留畸零数而只能有整“天”,因此历月分为月大和月小,月大30天,月小29天。请注意:一个月大和月小相间,两个月共只能安排30?+?29?=?59天,与古四分历相比,每一个月余的时间为940分之29日分;与八十一分历相比,则一个月余的时间为81分之2.5日分。所以每过十五个月左右,必有两个月连着月大30天,以安排积足半天以上的余分日才行。故此中华古历除了月大和月小相间了外,还会有“连大月”的安排。 3、日分:古历日以下的时间单位。据《史?记·历书》载,有按太阳位置变化再略分为正北、正西、正南、正东的区分,合时辰制的子、酉、午、卯四个时辰。在历算朔望时,仅这样大略分法显然不够,如是又有下述的两种细分法: 古四分历以天940分计时,它的根据是76年含940个朔望月,一个朔望月的“月策”为29天另940分之499天,以日分940分方便于算历。同样的原因,《太初历》八十一分历法,则将一天再细分为81日分。它的根据则是一统岁1539年可以分为81个19年(1359?=?19章岁×81),又“月策”为29天另81分之43天,以日分也方便于八十一分历推历。 古代历法用于二十四个节气推算时,是只将一天再细分为32日分。分法的根据则是一岁365.1/4=365.8/32(天)=360.168/32?(天)。将小数32分制的360.168天,十二分之,一份为30.14天,二十四分之一份为15.7天,也方便于计算。 4、干支记日:用十天干甲、乙、丙、…壬、癸与十二地支子、丑、寅、…戌、亥顺序搭配组成“六十甲子”,用以记日至迟起于商代,可以用甲骨文的大量记载作证。至于从哪天起,就无脱无误延续不断,我初浅的认识是从发现有效的实物记载的日期以降,就可以之假定用干支记日是连续不断的了。因为我国古代历官素以守职称著。但也不排除例外。如有一位日本学者成家彻郎提出,周武王“甲子”伐纣克商,在殷实为乙巳日,“甲子”者,人定以为的“吉日”,云云。此说意在说明,干支记由乙巳而跳为甲子,有19日的中断?因此,在既大胆假定之后,不妨来个小心存疑,有错即纠。现在可以肯定的是,用干支连续不断的记日,有“纸”上为证的时间始于鲁隐公三年鲁历“二月已巳日”,相当于儒略历元前722年3月5日或夏正正月二十二日,已达2700多年了。中国用干支记日,自成一独立的记日系统,不因政局或战乱而间断,因而保持了举世无双的,准确连续的史料记载。 5、干支记月:以十二地支与除闰月以外的十二个月相联结,称为干支记月。夏正岁前十一月为始,月序与地支的对应关系为:十一月称“子”月,十二月丑月,正月寅月,二月卯月,……九月戌月,十月亥月。因为北斗的斗柄旋转所指十二辰也用的是地支为名,北斗斗柄所指曰“建”,称为“月建”,故夏正的正月又称为“建寅”,二月为“建卯”,…。 6、干支记年:用干支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丽声指南针英语名著分级读物Little Red Riding Hood小红帽 教学设计.docx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四届运动会游泳比赛成绩册(编排系统版).pdf
- 数字温度计设计论文分析.doc
- 国开(河北)2024年《中外政治思想史》形成性考核1-4答案.docx
- 陕西中考数学第二轮复习策略讲座.ppt
- 东北三省四城市联考暨沈阳市高三质量监测(二)英语含答案解析.docx
- 中国肝癌规范诊疗质量控制指标(2022版).pptx
-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docx VIP
-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docx VIP
- 财务年度审计服务项目公开招投标书范本.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