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0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纳税人权利辞典-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doc
中国纳税人权利辞典
(初稿)
主编:李炜光
编委会:李炜光 张富强 刘蓉 李素梅 刘守刚 邓淑莲 马金华 黄凯平
传知行社会经济研究所
The Transition Institute
2010-10-10
目 录
第一篇 总论 1
第二篇 权利篇 25
第三篇 纳税篇 88
第四篇 用税篇 120
第五篇 历史篇 143
第六篇 维权篇 186
总论
税收:税收是(基于社会公意形成的)立法权对公众的收入或财产进行普遍、平等、直接和规范地征收所形成的财政收入,其目的是用于公共服务,其过程控制于预算并最终决定于民众。
教科书上对税收的界定一般是从其形式特征来进行,即“政府凭借政治权力强制地、无偿地、固定地获得的一种财政收入”。这一从形式上进行的定义,将税收混同于黑社会收取的“保护费”或者政府收费,因为后二者在形式上同样是或者至少可以做到“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因此,不能从形式特征去理解税收。
国家征收的税收与黑社会收取的保护费,显然区别主要不在于征收主体,而在以下三个方面:(1)在收入方面,税收特别是现代税收,它普遍、平等、直接、规范地征收于公众的收入或财产;(2)在支出方面,税收是“用之于民”的,其用途主要是公共服务,以实现公共利益;(3)在过程方面,收支过程应该透明公开,事先由预算控制,预算又控制于议会等代议制机构,并最终控制在社会公众手中。因此,税收区别于保护费,不仅要看征收的方式,更要看使用方向和管理过程。
税收也不同于“收费”,虽然二者的征收执行主体都是政府。一般而言,收费源于政府的行政权,与源于立法权的税收不同,不是社会公意的反应,而对应与行政部门提供给部分民众的特定服务,其收支过程由行政权加以控制。因此,政府不能以收费来代替税收。
当然,上述有关税收的定义描述的是现代税收,与之相比前现代税收并不完全具备上述特征。不过,正如马克思所强调的,“人脑的解剖是猴脑解剖的一把钥匙
(1)财政收入来源的公共性,即主要来自于现代税收或者基于现代税收而借款形成的公债收入。所谓现代税收,是普遍、平等、直接和规范地征收于一般公众的税收,区别于近代以前征收的阶级税(对特定阶级征税)、团体税(对某些团体征收的税)、包税(将征税权包给某些承包商而获得的收入)和临时税(针对某项行动而一次性征收的税);
(2)财政支出的公共性,即财政资源主要用于公共利益和公共目的,提高大众安全和福利,保障社会的安全和正常运转,降低社会运行的风险,以及干预经济的运行和发展,提高社会经济长期发展的能力等等;
(3)财政过程的公共性,即财政收支过程透明公开,并且事先由预算控制,而预算又控制于议会等代议制机构,并最终控制在社会公众手中。
在20世纪90年中期之前,我国财政学界一般使用“国家财政”或“财政”来指称现实中的财政活动,并对应英文的“Public Finance”一词,很少有人使用“公共财政”一词(基本集中于翻译文本中)。但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公共财政”一词在实践部门和理论界得到越来越频繁地使用。1997年起直至20世纪末,以厦门大学教授张馨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坚决主张使用“公共财政”一词,与此同时相应地也有一批学者坚决反对,最终因此掀起财政学界的一场大争论。这场争论主要围绕三个方面,即财政的公共性与阶级性、公共财政在中国的适用性以及公共财政的名词是否合适等问题,分别属于理论、实践和学术规范等三个方面。
主张“公共财政”的学者,主要是想利用这一名词传达以下理念(1)财政应该弥补“市场失灵”;(2)财政应为市场提供一视同仁的服务;(3)财政应该是非盈利性的;(4)财政应该是法治化的。应该说,“公共财政”的主张者,正确地把握到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财政向现代财政的转型趋势,以及这一转型过程中的主要特征,即公共性(收入来源、支出趋向和财政过程)。因此,在一定历史时期强调运用“公共财政”一词,是一种合适的做法。 (刘守刚)
财政的公共性:参见公共财政
税是文明的对价:或称“税收是文明的代价”,意思是说现代文明的产生与维持,依赖于纳税人缴纳的税收。这一正面肯定税收作用的名言,来自于美国著名大法官霍姆斯Oliver Wendell Holmes,1841-1935)。尽管自古以来都有思想家质疑政治人物的德行和政府的必要性,但绝大多数人不得不承认,如果没有政府,人们就会生活在混乱、肮脏、残酷的世界中,正如英国思想家霍布斯(Thomas Hobbes,1588-1679)所言。因此,政治创造了人类文明,而为了供养政府、发展政治,人们必须付出代价即税收。也就是说,税收自有善处,税收一定程度上是人类文明的基础。从考证的角度看,霍尔姆斯还先后说过“税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