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空气中氧气的用途 钢铁冶炼 金属焊接 供给呼吸 支持燃烧 2.空气中重要成分的用途: (1)氧气的用途。 ①供给生物呼吸,如可用于登山、潜水、医疗急救、航空等。 ②支持燃料燃烧,如可用于炼钢、气焊、宇宙航行等。 食品防腐剂 医疗冷冻 制造氮肥 低温超导 猜猜俺是谁? 我是氮气 氦气和氩气:电灯泡-防止钨丝氧化 氦气:气球 氦气-粉红色光; 氖气-红光; 氩气-蓝紫色光 氦气、氖气、氩气、氪气、氙气、氡气 (2)氮气的用途。 ①工业用于生产硝酸和氮肥。 ②作食品保护气。 ③液氮作制冷剂。 (3)稀有气体的用途。 ①化学性质稳定,可以作_______。 ②通电后可以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用于制造_______。 保护气 电光源 A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按质量计算,空气中约含氮气78%, 氧气21%,其它气体和杂质约1% B、空气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C、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 D、稀有气体充入灯泡中可使其耐用。 2、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含有什么物质? (1)石灰水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变浑浊 (2)松脆的饼干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变得不脆了 (3)饭菜放在空气中较长时间后,变酸了 (4)豆类植物可以从空气中获取氮肥 二氧化碳 水蒸气 氧气 氮气 三、关注空气质量 1.空气污染的原因。 空气中_________和_____的含量不断增加,造成了空气的污染。 有害气体 烟尘 2.空气质量报告: (1)主要内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况。 (2)污染指数越小表示污染物的含量_____。 (3)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_________、_________、二氧化氮、臭氧、可吸入颗粒物等。 空气污染指数 首要污染物 越少 二氧化硫 一氧化碳 1.判断正误: (1)氧气的质量占空气总质量的21%。 ( ) 提示:21%是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而不是质量分数。 (2)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注射器内减少的气体为 氧气。 ( ) 提示:在加热过程中铜粉与氧气反应,导致气体总量减少。 × √ 猜谜 奇妙奇妙真奇妙, 看不见来摸不着, 无孔不入变化多, 动物植物都需要。 谜底:空气 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 体积分数 氮气 (78%) 氧 气 (21%) 稀有气体 (0.934%) 二氧化碳 (0.033%) 其他气体 (0.002%) 一、认识空气的组成 1.干燥空气的组成: 成分 氮气 氧气 氩气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和杂质 体积分数 (约数) ____ ____ 0.934% 0.034% 0.002% 78% 21% 1.干燥空气的组成: 成分 氮气 氧气 氩气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和杂质 体积分数 (约数) ____ ____ 巩固提高区 1、空气中含量中最多的元素是 . 2、人呼吸时呼入最多的气体是 呼气时呼出最多多的是 。 3、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有__ 。 4、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表面会出现白膜,说明空气中有__ 。 5、夏天盛放冰棒的杯子外壁上面附有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有 。 实验设计思路 :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 反应原理 信息:氧气是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加热或点燃的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氮气是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的气体,一般不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 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选择只能消耗氧气,并且不产生新气体的化学反应 密闭装置 设计思路:依据混合物中各组分性质的差异,利用化学反应,在不引入新的气态杂质的前提下,将氧气转化为固态的氧化物,从而达到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目的。 探究活动的步骤: 猜想(或假说)→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 ①木炭 + 氧气 → 二氧化碳 固 气 气 ②铜 + 氧气 → 氧化铜 固 气 固 ③磷 + 氧气 → 五氧化二磷(强腐蚀性 ) 固 气 固 ④镁 + 氧气 → 氧化镁 (也与氮气发生反应) 固 气 固 ⑤硫 + 氧气 → 二氧化硫 固 气 气 ⑥石蜡 + 氧气 → 二氧化碳 + 水 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