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1岩石骨架性质案例.ppt

  1. 1、本文档共3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一节 砂岩的骨架性质 * * 岩石 孔隙 裂缝 溶洞 储集空间 渗流通道 为油气提供 孔隙性 渗透性 第二章 油藏岩石的物理性质 砂岩的骨架性质 砂岩的孔隙性质 砂岩的粒度组成 岩石的比面 岩石的胶结物质与胶结类型 岩石的孔隙、孔隙结构与孔隙度 储层流体饱和度 储层岩石的渗透率 毛细管渗流模型 岩石的压缩系数及油藏的综合压缩系数 本章主要内容 第二章 油藏岩石的物理性质 岩石 沉积岩 如碎屑岩、碳酸盐岩等 岩浆岩 如花岗岩、玄武岩等 如大理岩、片麻岩等 变质岩 (世界99%以上) 沉积岩储层 碎屑岩储层 碳酸盐岩储层 我国大部分油田 波斯湾盆地 华北古潜山油田 第二章 油藏岩石的物理性质 第一节 砂岩的骨架性质 一、砂岩的粒度组成 1. 砂岩粒度组成的概念及测定方法 砂岩的粒度组成:指构成砂岩的各种大小不同的颗粒的相对含量,以质量百分数表示。 测定方法 薄片法 筛析法 沉降法 较大直径的砂粒组成 中小直径的砂粒组成 粒径小于40μm以下颗粒 筛析法 将岩石洗油、烘干、称质量、解析、过套筛、分筛称质量、计算。 基本做法: 套筛的筛孔 以每英寸长度上的孔数表示 目或号 相邻的两级筛孔孔眼的级差为 或 。 以毫米直接表示筛孔孔眼大小 沉降法 原理: 在合适的介质中测定颗粒在外力场作用下的沉降速度,间接确定颗粒的粒度组成。 斯托克(C.J.Stokes)公式: 适用条件 颗粒直径为10~50μm; 颗粒的质量浓度不应超过1%。 —— i级颗粒的平均直径,mm; di—— i级颗粒直径的上限,mm; di+1—— i级颗粒直径的下限,mm。 各粒级的平均直径 : 表示方法: 粒度组成的表示方法及评价方法 数字 图形 准确 直观、明了 计算粒度的特征参数(评价指标); 定量地评价岩石粒度组成的均匀程度。 用途 尖峰越高,粒度组成越均匀 曲线越陡,粒度组成越均匀 (1) 岩石的不均匀系数α: 累计分布曲线上某两个质量百分数所对应的颗粒直径之比值。 不均匀系数小于2的岩石,可视为均质岩石。 α值大于1; α值越接近于1,则表明粒度组成越均匀; 一般储层岩石的不均匀系数在1~20之间; 粒度组成评价指标 (2) 分选系数 特拉斯克(P.D.Trask)公式: S=1~2.5分选好; S=2.5~4.5分选中等; S4.5分选差 (3) 福克(R.M.Folk)、沃德(W.C.Ward)参数(1957年) 等比粒级分类方法 φ=-log2d 平均值 标准偏差(分选系数) 偏度 峰态 福克.沃德参数的计算式 粒度组成评价指标 4.00 分选极差 2.00~4.00 分选很差 1.00~2.00 分选差 0.71~1.00 分选中等 0.50~0.71 分选较好 0.35~0.50 分选好 0.35 分选极好 标准偏差(φ单位) 分选等级 福克、沃德参数分选等级对比关系 2.岩石的比面 岩石的比表面积:指单位体积岩石的总表面积,m2/m3。 或指单位体积岩石内所有孔隙的内表面积。 “岩石体积” 外表体积 骨架体积 孔隙体积 设:岩石模型边长为L,沿任一边长排列n个球,模型中共有n3个球;球直径为D; 单个球表面积为πD2; 所有球的表面积为n3πD2; 岩石的外表体积为n3D3。 以岩石外表体积为基数的比面表达式: 以岩石骨架体积为基数的比面表达式: 以岩石孔隙体积为基数的比面表达式: 三个不同基数的比面的关系: 岩石比面的影响因素 岩石比面的大小影响化学方法采油的药剂消耗 ①颗粒直径 颗粒直径变小,比面值变大。 主要粒级分布(mm) 砂岩的比面(cm2/cm3) 1~0.25 500~950 0.25~0.1 950~2300 0.1~0.01 2300 普通砂岩 细砂岩 泥砂岩 ②泥质含量 泥质含量越多,岩石比面越大。 ③颗粒形状 颗粒越不规则,岩石比面越大。 岩石比面的测定方法 (1)实验测定法(直接法) Kozeny-Carman方程(1927): 式中Sb—— 以岩石骨架体积为基数的比面,cm2/cm3; φ—— 岩心的孔隙度,小数; A—— 岩心的截面积,cm2; L—— 岩心的长度,cm; Q—— 通过岩心的空气流量,cm3/s; μ—— 空气的粘度,0.1Pas; H—— 空气通过岩心时的稳定水柱压头,cm。 (2)资料计算法(间接法) 已知岩石的粒度组成分析资料,假定任一粒级直径为di的颗粒,其质量百分数为gi,则在单位体积岩石中,直径为di的颗粒的比面为: 考虑单位体积岩石中所有粒级的颗粒,则: 引入形状校正系数 C=1.2~1.4,它表示由于颗粒形状不规则而引起比面增加。 二、岩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