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第四章-全野外数字测图的外业概论.ppt

  1. 1、本文档共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交叉观测不同地物时,操作码为“n+”或“n-”。其中“+”、“-”号的意义同上,n表示该点应与以上n个点前面的点相连(n=当前点号-连接点号-1,即跳点数)。 d、观测平行体时,操作码为“p”或“np”。其中,“p”的含义为通过该点的符号与上点的符号平行且同类,“np”的含义为通过该点的符号与以上跳过n个点后的点的符号平行且同类。因而,用于绘平行体的点,可在平行体的一“边”未测完时测对面点,亦可在测完后接着测对面的点,还可在加测其它地物点之后,测平行体的对面点。 2.6 全站仪数据传输 一、传输方式: 1)利用与仪器配套的专用传输程序传输 2)CASS等制图软件传输 3)直接传输到U盘(最新方式) CASS等制图软件传输(科维TKS-202全站仪) U盘传输 7、独立地物 包括污水井盖、电力井盖、通信井盖、路灯、公路里程碑、坟墓、避雷针等,特征点为地物中心。 8、地物要素的综合取舍 在地物繁多复杂的地方,由于测量的要求、地图版面有限等原因,不能把所有的地物都测绘出来,则需要对地物进行综合取舍。 1)保留重要地物,舍弃次要地物 (如道路与花圃重合,舍弃花圃符号) 2)固定重要地物,移动次要地物 (水渠固坎与房屋重合,移动固坎) 3)保证图面准确(满足使用要求)、清晰易读 9、地物测量精度 各行业规范对地形图的精度要求不同,具体遵照各行业规范,以《城市测量规范》为例 二、 符号表示 1、凡是能依比例尺表示的地物,则将它们水平投影位置的几何形状描绘在地形图上,如房屋、道路等;或是将它们的边界位置表示在图上,边界内再给上相应的地物符号,如花圃、森林、草地等 2、对于不能依比例尺表示的地物,在地形图上是以相应的地物符号表示在地物的中心位置上,如电杆、路灯、污水井、电力井、单线道路、单线水沟等。 3、地物依比例尺表示还是不比例尺表示根据地物的宽度、面积地物的重要性、图面的美观决定。 4、与地面接触的地物用实线表示,高于地面(如阳台)或地面以下(如地下室)的地物用虚线表示。 三、文字注记 1、对具有标志意义的政府、学校等部门需准确注记,对部分没有相应符号表示的地物,也用文字注记以解释清楚。注记的文字规定参照规范的要求。 以下字体标准为1:1000,如果是其他比例尺要相应缩小或放大。 2.4 地形数据采集 一、地形基本知识 1、地形:指的是地物形状位置和地貌的总称,具体指固定性物体位置及共同呈现出的高低起伏的各种形态。 位置:反映地物相互间的位置关系(X、Y) 地貌:反映某地区高低起伏的状态(H) 地貌表示方法:坎(坡)、等高线。 2、坎(坡):反映高程迅速变化的地貌。经过人为加固的坎(坡)为固坎(坡),其他为非加固坎(坡),简称土坎(坡)。 坎(坡)表示方法 坎(坡)的特征点:高程迅速变化、位置转弯处 3、等高线 1)定义: 等高线:指的是地形图上高程相等的各点所连成的曲线。等高线能反映地表起伏的势态和地表结构的特征。 地面坡度与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成反比,相邻等高线水平距离愈小,等高线排列越密,说明地面坡度越大;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愈大,等高线排列越稀,则说明地面坡度愈小。 2) 分类 等高线主要分为首曲线、计曲线、间曲线三种。 (1)首曲线:又叫基本等高线,是按基本等高距测绘的等高线,用以显示地貌的基本形态。 (2)计曲线:又叫加粗等高线,每隔4条首曲线(4个等高距)加粗一条的等高线,以便在地图上判读和计算高程。 (3)间曲线:又叫半距等高线,是按二分之一等高距描绘的细长虚线,主要用以显示首曲线不能显示的某段微型地貌。间曲线只用于显示局部地区的地貌,故除显示山顶和凹地各自闭合外,其他一般都不闭合。 3) 等高线特性 (1)同一等高线上任何一点高程都相等。 (2)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相等。等高线的水平间距的大小,表示地形的缓或陡。 (3)等高线都是连续、闭合的曲线,不在图内闭合就在图外闭合。 (4)等高线不得穿过坎、双线河流、道路、房屋等地物,表示至地物的边线即可。 (5)等高线一般都不相交、不重叠(悬崖处除外) (6) 等高线与山脊线、山谷线、流水线应垂直相交 4) 示坡线:与等高线正交、表示坡度降落的方向的短线,与等高线相连的一端指向上坡方向,另一端指向下坡方向。示坡线与等高线垂直相交,长度为图上0.8mm。一般应表示在谷地、山头、鞍部及斜坡方向不易判读的地方,凹地的的最高、最低一条等高线也应表示示坡线 5)地形图基本等高距 指地形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的高程差 a、地形类别划分 b、地形图基本等高距 二、地形表示及高程特征点采集 1、地形图上用坎(坡)还是等高线表示,主要是看地形的陡峭程度,遵循一般的原则: 1)自然的地貌用等高线表示(如山),人工开挖建造或受到自然侵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