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七章 表面改性技术
1.表面改性技术
采用某种工艺手段使材料表面获得与其基体材料的组织结构、性能不同的一种技术。
2.表面改性处理目的:
既能发挥基体材料的力学性能;
又能使材料表面获得各种特殊性能
如耐磨,耐腐蚀,耐高温,合适的射线吸收、辐射和反射能力,超导性能,润滑,绝缘,储氢等。
储氢合金粉末
氢原子在金属晶格中
3.表面改性技术的作用:
可以掩盖基体材料表面的缺陷;
延长材料和构件的使用寿命;
节约稀、贵材料;
节约能源,改善环境;
对各种高新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一、表面形变强化原理
表面形变强化是提高金属材料疲劳强度的重要工艺措施之一。
基本原理:通过机械手段(滚压、内挤压和喷丸等)在金属表面产生压缩变形,使表面形成形变硬化层,此形变硬化层的深度可达0.5mm—1.5mm。
7.1 金属表面形变强化
在此形变硬化层中产生两种变化:
1.在组织结构上,亚晶粒极大地细化,位错密度增加,晶格畸变度增大;
2.形成了高的宏观残余压应力。
表面压应力防止裂纹在受压的表层萌生和扩展。
经喷丸和滚压后,金属表面产生的残余压应力的大小,不但与强化方法、工艺参数有关,还与材料的晶体类型、强度水平以及材料在单调拉伸时的硬化率有关。
具有高硬化率的面心立方晶体的镍基或铁基奥氏体热强合金,表面产生的压应力高,可达材料自身屈服点的2-4倍。材料的硬化率越高,产生的残余压应力越大。
此外,一些表面形变强化手段还可能使表面粗糙度略有增加,但却使切削加工的尖锐刀痕圆滑,因此可减轻由切削加工留下的尖锐刀痕的不利影响。这种表面形貌和表层组织结构产生的变化,有效地提高了金属表面强度、耐应力腐蚀性能和疲劳强度。
二、表面形变强化的主要方法及应用
(一)表面形变强化的主要方法
表面形变强化是近年来国内外广泛研究应用的工艺之一。强化效果显著,成本低廉。
常用的金属表面形变强化方法主要有滚压、内挤压和喷丸等工艺,尤以喷丸强化应用最为广泛。
1.滚压
用辊轮、滚球或者辊轴对被加工零件表面进行滚压或者挤压,使其发生塑性变形,形成强化层的工艺过程。
对于圆角、沟槽等可通过滚压获得表层形变强化,并能在表面产生约5mm深的残余压应力。
表面滚压强化示意图
2.内挤压
内孔挤压是使孔的内表面获得形变强化的工艺措施,效果明显。
3.喷丸
喷丸是国内外广泛应用的一种再结晶温度以下的表面强化方法,即利用高速弹丸强烈冲击零部件表面,使之产生形变硬化层并引进残余压应力。
喷丸强化已广泛用于弹簧、齿轮、链条、轴、叶片、火车轮等零部件;可显著提高抗弯曲疲劳、抗腐蚀疲劳、抗应力腐蚀疲劳、抗微动磨损、耐点蚀(孔蚀)能力。
(二)喷丸表面形变强化工艺及应用
1.喷丸材料
(1)铸铁弹丸
(2)铸钢弹丸
(3)钢丝切割弹丸
(4)玻璃弹丸
(5)陶瓷弹丸
(6)聚合塑料弹丸
应当指出,强化用的弹丸与清理、成型、校形用的弹丸不同,必须是圆球形,不能有棱角毛刺,否则会损伤零件表面。
一般来说,黑色金属制件可以用铸铁丸、铸钢丸、钢丝切割丸、玻璃丸和陶瓷丸。
有色金属如铝合金、镁台金、钛合金和不锈钢制件则需采用不锈钢九、玻璃丸和陶瓷丸。
2.喷丸强化用的设备
喷丸采用的专用设备, 按驱动弹丸的方式可分为机械离心式喷丸机和气动式喷丸机两大类。
喷丸机又有干喷和湿喷之分。干喷式工作条件差,湿喷式是将弹丸混合在液态中成悬浮状,然后喷丸,因此工作条件有所改善。
(1)机械离心式喷丸机
机械离心式喷丸机又称叶轮式喷丸机或抛丸机。
工作时,弹丸由高速旋转的叶片和叶轮离心力加速抛出。弹丸的速度取决于叶轮转速和弹丸的重量。
3.表面形变强化的应用
喷丸强化的应用实例
(1) 20CrMnTi圆辊渗碳淬火回火后进行喷丸处理,残余压应力为-880MPa,寿命从55万次提高到150-180万次。
(2)液体火箭推进剂容器的钛制零部件未喷丸强化时,在40℃下使用14h就发生应力腐蚀破坏;容器内表面经玻璃珠喷丸强化后,在同样条件下试验30天还没有产生破坏。
此外,喷丸和其他形变强化工艺在汽车工业中的变速箱齿轮、宇航飞行器的焊接齿轮、喷气发动机的铬镍铁合金(Inconel 718)涡轮盘等制造中获得应用。
1.概述:
表面热处理是指仅对零部件表层加热、冷却,从而改变表层组织和性能而不改变成分的一种工艺,是最基本、应用最广泛的材料表面改性技术之一。
7.2 表面热处理
机械零件表面热处理
表面热处理时,当工件表面层快速加热时,工件截面上的温度分布是不均匀的,工件表层温度高且由表及里逐渐降低。
如果表面的温度超过相变点以上达到奥氏体状态时,随后的快冷可以获得马氏体组织,而心部仍保留原组织状态,从而得到硬化的表面层,即通过表面层的相变达到强化工件表面的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