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JLK1消暖雾的室内试验.pdf
·100· 第十四届全国云降水物理和人工影响天气科学会议(上册)
“JLK一1”消暖雾的室内试验
黄庚 关立友 苏正军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1)
摘要:消暖云、暖雾是人工影响天气领域的一个难题,寻找高效、不污染环境的催化剂是关键。本文
介绍一种新的催化剂“JLK-1”——极化荷电环保型催化剂,在96m3云室内的试验结果。试验显示:其粒子
直径为100pm左右和纳米量级时,催化效果不明显;直径为5~20_um,峰值12p.m时,在顶部喷撒,剂量0.1
~o.39m~,喷后的明显效果是肉眼看到的光学效应;喷后3rain,1~14pro的滴谱浓度平均增加97个
的滴谱浓度平均增加0.03个cm~,谱加宽。大滴增加,加快碰并的进程,利于能见度的改善,5min能见距
从23m增到509m,其消暖云、暖雾的效率高于盐粉、氯化铵、水泥和分子筛。
关键词:消暖云雾试验极化荷电催化剂 凝结一碰并机制
1 引言
边界层逆温层下形成的暖性云雾给人类造成很多麻烦。自1935年Houghion等用氯化钙消暖
雾至今,人们一直探索消暖云、暖雾的机理,寻找经济、高效·、环保的催化剂和消云雾的方法。至今,虽
有许多成功的消暖云雾试验nH∞。H”,但总的是效率较低,有些对环境还有污染。
“JLK一1”是一种极化荷电的环保型催化剂(环保研究所的产品),其粒子直径有100pm左右、纳米
云雾进行催化试验21次。消雾时,用一专用喷头向雾中喷撒,使雾极化荷电,3~5分钟内,能见度明
显改善;“JLK一1”掉落后会自然分解,对环境不构成污染;其成分及作用机制还不清楚。
2试验仪器及资料处理
2.1 仪器
试验动用的仪器设备主要有云室、PMS测量系统、造雾系统、透明度仪、播撒器、标准温度表、标
准湿度表、皮托管式风速测量仪、天平等。
云室是一个体积为96m3,温、湿、压、风速、雾滴谱和背景核6参数可调的云雾实验室,直径3m,
。
高14.8m,分3层,层高4m。
PMS地面悬浮粒子测量系统一套,可测1~95/-m的粒子,包括采样和资料处理系统,由计算机
控制,美国引进。置于1层平台,用于监测滴谱的演变。透明度仪3套,分别置于1、2、3层平台,监测
能见度的演变。
2.2资料处理
滴谱资料由PMS采集,采样时间间隔4秒,此时采样体积62.64cm3。文中采用雾的特征量符号
D1=∑dini/∑nj(pm),均方根直径D2一(∑di2
光阈值,一般为0.02。F为粒子对光的散射特征值,平均为2。N为滴浓度,r为滴的半径,即Vj≈
S1一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主要研究成果 ·101·
0.6226/(∑nr2)。
透明度仪测的能见度:依大气光学各参数的关系:F=foe“,其中(为消光系数,盯一(dF/F)(1/
dL);L为发射、接受间的距离(m);F为光通量,F。是L一0时的最大光通量。依气象能见度定义,水
平方向天空为背景的黑色目标物的对比度降至0.02时,观测者与目标物的距离即为气象能见度。即
3试验结果与讨论
3.1催化实验程序
播撒催化剂前,需创造一个比较稳定、可比拟的云雾环境条件,用PMS测量系统监视滴谱的变
化,调定送雾量,使云室里云雾处于动态稳定状态后即可播撒催化剂进行消雾试验。播撒部位、剂量
预先设定。一次试验完后重复进行或重新调整送雾量开始下一次试验。在试验期间透明度仪、标准
温度表、标准湿度表同步采样,PMS测量系统连续采样,累计采样输出时间为4秒,预先设定量程,即
先用选定的量程记录4秒后,再转用下一个量程记录4秒,…然后重复。采集的资料现场输入计算
机,并由计算机输出。一般吸湿性粒子催化后在5min左右可长到原体积的3~5倍,lOmin内能见度
达到最佳,因此一次试验采集资料时间20min左右。
3.2催化的微结构分析
3.2.1“JLK一1”催化雾微结构的演变
0.7419m~,V,与自然演变相比变化最明显,增加到558m,,能见度在飞跃式地改善(图2)。
图1 自然与催化时滴浓度N(个/cm3)的变化图2 自然与催化时透明度Vj(米)的变化
碰并的进程,利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河南省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标准化图集.docx VIP
- 别克英朗GT说明书.docx VIP
- 洪水计算(推理公式法).xls VIP
- 初中音乐 西南师大课标版 七年级上册 走进歌乐山 《走进歌乐山》 课件.ppt VIP
- (高清版)DBJ∕T 13-278-2025 《福建省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标准》.pdf VIP
- 带式输送机头尾部基础荷载计算书.xls VIP
- 建筑《工程质量》首件验收制度.docx VIP
- (高清版)DB21∕T 4071-2024 沥青路面再生集料应用技术规程.pdf VIP
- 中国冰沙机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2024-2029版.docx
- Word操作培训ppt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