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冶金热工基础及设备
材料教研室
10.1 燃烧基础知识
要控制燃烧的化学反应速度。就需要研究影响燃烧反应速度的因素。即:
燃烧物质
温度
压力
反应物混合比
燃烧过程分为三种类型:
扩散燃烧
动力燃烧
扩散动力燃烧
10.1.1 燃烧理论
燃烧过程两个阶段:
着火阶段
燃烧阶段
一、着火过程及方式
任何燃烧反应均有一个从反应的引发到急剧反应的反应加速过程。
1.着火的方式
自燃着火
(自燃)
强迫着火
(点燃或点火)
把一定体积的混合气预热到某一温度,在该
温度下混合气的反应速率自动加速,急剧增
大直到着火。— 整体加热。
可燃混合气内的某一处用点火热源点着相邻
一层混合气,然后燃烧波自动的传播到混合
气的其余部分。—局部加热。
自燃和点燃过程统称为着火过程 。
2.着火机理主要分为:
热自燃机理—利用外部热源加热,反应物温度不断升高,促使反应加快,直到着火。
链式自燃机理—链的分支使得活化中心迅速增殖,反应不断加快,直到着火。
着火温度
着火延迟期
3.着火反应的两大特征:
1.热自燃过程分析:
(1)只考虑热自燃反应,忽略链式自燃反应的影响;
(2)容器内混合气的成分、温度、压力是均匀的;
(3)容器壁温度Tw=环境温度Ts=定值;
(4)容器与环境之间有对流换热,对流传热系数α=常数(不随温度变化);
(5)反应放出的热量Q为定值。
二、热自燃过程
容器内可燃混合气化学反应的放热速率q1为 :
式中:
K0—燃烧反应的碰撞因子;
Pi—反应物的分压,Pa;
n—反应级数;
Q—混合气的反应热;
V—容器的体积;
E—总反应的活化能。
式中 —散热系数;
—容器表面积;
—可燃混合气温度(是变量);
—容器壁温。
容器壁的散热速率q2 为 :
第一种工况: q1与q2相交于两点
第二种工况: q1与q2不相交也不相切
第三种工况: q1与q2相切
一般情况下放热率q1曲线和散热率q2直线有两个交点A点和C点。
A点稳定。当外界有微小扰动时,T↗,则 q2 q1 ,散热放热,T↘,回到A点;
当T↘ ,q2 q1 , 散热放热,
T↗,回到A点。
A点温度低,称为熄灭状态。
C点不稳定。轻微扰动将使C
点失去平衡。 C点以下熄灭,
C点以上着火。
q1与q2 相交:
q1始终大于q2,一定能引起可燃混合气的着火。所以,这种工况是不稳定的。
q1与q2 相离:
B点是临界状态,也是不稳定的。只要环境介质温度略高于T0,则q1和q2没有交点,必然导致反应混合气的着火。
图中
B点为着火临界点
Tb为着火温度
T0为自燃温度
T0~Tb之间的时间为着火延迟期
q1与q2 相切:
2.着火温度求解
B是着火临界点:
(1)
(2)
?
?
?
3.谢苗诺夫公式
?
当n=1时,
?
A=0.217E
?
当n=2时,
A=0.11E
?
?
与
的关系是线性的,其直线斜率为A
气体压力和自燃温度的关系式
热自燃温度与压力的关系
Pi ↗ :T0 ↘ 易热自燃
Pi ↘ :T0 ↗ 不易热自燃
应用:内燃机在高原地区,
航空发动机在高空时着火
性能不好。
(1)热自燃界限图
对于一定的可燃混合气和反应容器,A、B均为常数。将方程式用T0–pi图来表示,
(2)热自燃温度与混合气组分的关系(着火的可燃界限)
只有x1~x2的浓度范围内混合气才可能着火。
x2—浓限(富油); x1—稀限(贫油)。
(3)着火的临界压力与容器尺寸的关系
结论:增大容器的尺寸,可以降低着火临界压力。
应用:高原地区不宜用小尺寸的燃烧室 。
若T0及其余参数不变,假设容器是球形,D是球直径。
设n=1,则Pi D=定值,即着火的临界压力与容器直径成反比。
三、链式着火理论
所有的链反应都是由三个基本步骤组成的:
(1)链的引发。
(2)链的传递。
(3)链的终止。
1.链式反应速度
假设C0为反应开始时由于热作用而生成活化中心的速率,
f为链分支反应的动力学系数,
g为链中断反应的动力学系数,
c为活化中心的浓度,
t为反应时间。
如果以a表示一个活化中心参加反应后生成最终产物的分子数,
反应速率
?
在低温时,f-g0,活化中心不能自动积累以加速反应;
四、强迫着火(点燃)
一般指用炽热的高温物体引燃火焰。
常用点火方法:
(1)炽热物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教版初一上册《化学》模拟考试卷及答案【可打印】.docx VIP
- 《宴席设计实务》(肖炜)教案 第6课 为西式宴席设计酒水.docx VIP
- 塔吊驾驶员安全培训试题及答案.doc VIP
- ASME BPVC-VII-2017 锅炉及压力容器规范 第七卷:动力锅炉维护推荐指南 国外国际标准.pdf VIP
- GB_T 17671-2021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docx VIP
- 教育技术学教学课件-第十一章-教学系统设计.ppt VIP
- 高碳铬轴承钢退火缺陷组织及评级.pdf VIP
- 教育技术学教学课件-第二章-教育技术学的形成.ppt VIP
- 教育技术学教学课件-第七章-计算机教育应用.ppt VIP
- 教育技术学教学课件-第八章-网络教育应用.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