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詹天佑教学建议冀教版.docVIP

2019春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詹天佑教学建议冀教版.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9春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5课詹天佑教学建议冀教版 1.搜集资料:课前可要求学生上图书室或上网查阅资料,或向大人请教,以便对詹天佑以及当时的社会背景有较多的了解。教师准备詹天佑的画像、“人”字形线路课件,以及有关京张铁路地理环境的地图。 2.预习要求: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语质疑。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的方式理解词语。把最使你感动的地方画下来,也可以在旁边简单写一写自己的感想。检查预习时,可先让学生交流一下,最感动的是哪些地方。 3.教学时可让学生先读懂课文内容,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从以下两个方面引导学生深入阅读、领悟。 (1)詹天佑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接受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的? 这些内容距离学生较远,学生不易理解。开始上课时,可让学生交流课下搜集的对詹天佑以及当时社会背景的了解;如果学生知道不多,教师可作简要的介绍。同时结合地图介绍一下京张铁路的地理位置与地理环境。然后,着重组织学生联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的内容开展讨论:一个中国工程师在自己的国土上主持修筑一条铁路,为什么会引起国内外的轰动?可以从帝国主义的阻挠、要挟、嘲笑,体会帝国主义对中国政府的蔑视。通过讨论,让学生充分感悟到,詹天佑为了维护祖国的尊严,顶着重重压力,不怕种种困难,毅然接受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任务,是受命于危难之际,为中国人民争一口气的壮举,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2)詹天佑在修筑铁路中遇到哪些困难,是如何克服困难的? ①勘测线路 其间遇到什么困难,他是怎么说、怎么做的,为什么能这样做?引导学生抓住詹天佑的言语、行动以及想法的语句,体会詹天佑严肃的工作态度、身先士卒的工作作风和长中国人民志气的爱国之心。 ②开凿隧道 开凿隧道时遇到什么困难,他是怎么克服的?边读边试着画示意图,说明詹天佑开凿居庸关和八达岭两条隧道采用的不同方法。交流时,根据示意图理解什么叫“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什么叫“中部凿井法”;引导学生联系居庸关和八达岭地形特点,体会詹天佑为什么采用这样两种不同的方法,以及这两种不同的施工方法有什么好处;从而体会詹天佑针对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方法的灵活的创新思维,以及他的创新设计来源于实践。 ③设计“人”字形铁路 借助动感的“人”字形线路的课件演示,说说火车的走法。引导学生体会“人”字形线路设计的大胆,方法的巧妙,从而感悟詹天佑勇于在实践中大胆创新的精神。 4.读中感悟。 朗读是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途径,读出对帝国主义者的愤慨;读出扬眉吐气的兴奋,读出对詹天佑的敬仰和敬重。 5.课后练习。 阅读爱国英雄的书籍、故事,并写出读后感。 以“我骄傲,我是中国人”为主题,召开一次中队会。两道题的目的是进一步扩展学生对詹天佑的认识,并进行情感升华。 附送: 2019春五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捅马蜂窝同步练习二冀教版 一、五分钟识记。 纠缠 嬉戏 驱赶 前襟 捣毁 摇撼 径直 疙瘩 痊愈 罪孽 残迹 视死如归 难以抑制 不顾一切 惊恐稍定 仰面朝天 又轻又薄 纠缠 壮烈牺牲 无家可归 重建家园 开颜而笑 嬉戏 驱赶 前襟 捣毁 摇撼 径直 疙瘩 痊愈 罪孽 残迹 金黄色的马蜂 又轻又薄的蝉衣 筷子粗的蚯蚓 团团飞舞的小蜢虫 沉甸甸压弯枝条的海棠果 小巧的、银灰色的蜂窝 二、词语搭配。 剧烈的 战斗 激烈的 疼痛 猛烈的 要求 强烈的 攻击 热烈的 掌声 壮烈的 牺牲 三、课文中运用了很多好的写作方法,你学会了吗? (一)比喻句用法巧妙。 1.课文两处把蜂窝比做了“( )”,都抓住了它们形似的特点,但又有所不同。你能说说吗? 2.把马蜂比作“( )”,突出了马蜂复仇时那种拼死一博、决不后退的气势。 3、( )的战斗进行了三天三夜。 (二)精彩细致的心理描写。 围绕捅马蜂窝而产生的“我”的心理和情感的变化,像一条线牵动着故事的发展,揭示出文章的主旨。你能用精练的词语说出作者的心理变化吗?试着填空。 听到爷爷奶奶的对话,“我”对捅马蜂窝充满了( ),当准备好真的要去捅马蜂窝时,又有些( ),不过这种心理还是被强烈的渴望战胜了。病愈后我在爷爷的陪伴下来到后院,见到地上的马蜂,心里十分( ),听了爷爷的讲述,我对马蜂的习性感到( ),因为自己伤害了马蜂,心里( ),于是期盼着马蜂再来做窝。看到马蜂又重建家园了,“我”的罪孽感才得以减轻,心里也( )了。 参考答案 一、根据学生情况自行掌握。 二、词语搭配。 剧烈的疼痛 激烈的战斗 猛烈的攻击 强烈的要求

文档评论(0)

shaoye3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